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393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772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225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以磁性多孔微球为载体,采用吸附法固载硫酸盐还原菌,用于磁性稳态流化床。通过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生物膜的组成,计算出反应器中磁性多孔微球的浓度、生物膜量和生物膜浓度等,并进行了磁性稳态流化床净化SO2废气初步实验。结果表明,MSFB反应器中的生物膜浓度为15.60g/L,生物膜厚度为105.60μm,MPM上固定的生物量高达109.80mg/g。磁性稳态流化床净化SO2废气,净化效率可达90%以上;并考察了pH和气液比对SO2吸收率的影响,这对进一步研究微生物法脱除烟气SO2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2.
城市河涌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污染物排放于城市河涌,导致城市河涌受到严重的污染。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治理河涌污染势在必行。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河涌治理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河涌治理的主要技术的原理、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目前各项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33.
生物膜及其组分对4-氯酚的吸附速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4-氯酚在生物膜不同组分上的吸附速率特征.本实验中生物膜不同组分包括生长有生物膜外壳的模拟水体悬浮颗粒物(高岭土)、细菌细胞、胞外多糖、高岭土及有胞外多糖存在的高岭土5个部分.结果表明,生物膜及其不同组分均对4-氯酚发生吸附,以细菌细胞更为显著,但它们的时间动力学过程不同. 在所研究的5种吸附体系中,生长有生物膜外壳的高岭上体系较快地达到近平衡状态.并且吸附时间过程受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4.
综述了生物流化床处理有机废水时生物膜的特性及其对反应器效率的影响。包括反应器中生物膜的形成及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因素;生物膜的活性及膜厚、基质浓度和不同种群微生物在生物膜中的分布对其活性的影响;生物膜的传质特性;生物膜厚度与反应器效率的关系;生物膜的脱膜及其数学模型;提出了生物流化床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35.
毛发载体生物膜技术处理草浆黑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对草浆黑液进行生物絮凝,旋流分离,加药过滤和生物处理,从黑液中获得高分子硅胶,多羟基多元苯和腐植质;可直接用于化学合成和农业生产,出水可以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从而为草浆造纸黑液的综合利用开拓了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36.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运行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采用煤基炭膜作为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膜组件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炭膜的传氧性能、对微生物的吸附性能以及该膜生物膜反应器的挂膜启动过程,并从膜内气压、碳氮比、水力停留时间等3个方面研究了试验运行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炭膜和其它中空纤维膜相比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吸附能力,反应器在8 d内即可完成挂膜启动.炭膜本身的传氧系数为0.36 m/h,其作为生物膜载体和供氧装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利用该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在膜内气压为0.025 MPa,碳氮比为5∶1,水力停留时间8 h 条件下,可使NH+4-N去除率、反硝化效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95%、92%和88%以上,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标准A标准.试验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37.
生物脱氮新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工程化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处理问题,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和复合生物膜(HBR)组合工艺对广州市大田山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具体分析了工程改造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和复合生物膜反应器的氨氮处理效果及其微生物的状况.现场采用ABR-HBR组合生物脱氮工艺,通过合理控制HBR的溶解氧浓度,并将HBR出水以大比例回流到ABR,以促进部分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发生.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高达336.24~685.09 mg/L的条件下,启动60 d后,ABR反应器成功地培养了厌氧颗粒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细菌,其平均氨氮去除率为34.9%.ABR反应器稳定运行30 d后,HBR反应器中氨氧化细菌的数量(MPN)高达6.4×107 个/mL,其平均氨氮去除率为95.1%.经组合工艺整体处理后,系统出水氨氮浓度稳定在25 mg/L以下,总氮的去除率也高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38.
藻类生物膜技术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藻类生物膜去除水体氮磷为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了1种新途径,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以巨颤藻(Oscillatoria princeps)占优势的藻类生物膜对人工合成污水、污水处理厂二级污水和富营养化湖水氮(N)、磷(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通过5 d的处理,藻类生物膜对人工合成污水、污水处理厂二级污水和富营养化湖水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57.1%、94.5%和93.8%,对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93%、73%和79%.藻类产量达到3.7~7.2 g·(m2·d)-1;收获藻体总凯氏氮(TKN)达5.7%~7.2%,TP达0.78%~2.44%,对污水N、P的回收率分别达20%~39%和65%~82%.  相似文献   
939.
温度及反硝化聚磷对SBMBBR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吴广华  张耀斌  全燮  赵雅芝 《环境科学》2007,28(11):2484-2487
实验在维持进水COD、PO3-4-P和NH+4-N浓度分别为450 mg/L 、10 mg/L和40 mg/L左右的条件下,考察了较低温度(14℃±1℃)和较高温度(24℃±1℃)对SBMBBR(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4℃±1℃和24℃±1℃下,PAOs(聚磷菌)的释磷量分别为54 .7 mg/L、19 .7 mg/L;除磷率分别为98 .3%、83 .4%;脱氮率分别为87 .8%、98 .4%.较低温度有利于PAOs的富集,但不利于硝化的进行;较高温度有利于硝化反硝化的进行,但PAOs不再是污泥系统的优势菌种.同时在经过较长时间(3个月)厌氧/好氧运行的污泥系统中进行了厌氧/缺氧反硝化除磷实验,该系统内反硝化聚磷除磷效果较好,反硝化吸磷占总吸磷量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940.
蚯蚓生物反应器污泥减量与稳定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蚯蚓生物反应器以蚯矧等微型动物和各种微生物为主形成生物降解系统.城镇污水经生物预处理后,经该反应器过滤,水质得到澄清和进一步改善,而水中含有的生物膜污泥则被滤床截留.通过蚯蚓的吸收、消化和分解转化为蚯蚓排泄物(蚓粪).中试运行结果表明,当蚯蚓生物反应器水力负荷为5.3~6.6 m3/(m2·d)时,在满足污水处理效果条件下,蚯蚓生物反应器对生物膜污泥挥发性悬浮固体(VSS)降解率为86.67%~96.20%.所产生的蚓粪VSS:SS为29.97%~31.20%,有机物降解率超过了厌氧消化与好氧消化处理污泥的效果.减量化和稳定化效果十分明显.该系统排出的蚓粪含有丰富的肥分,可用作农肥与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