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7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有机农业     
所谓有机农业,是指在作物种植与畜禽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平衡,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2.
鞑靼荞麦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苗龄、外植体、激素配比对鞑靼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 Gaertn.)离体培养的影响,初步建立了鞑靼荞麦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鞑靼荞麦离体再生的最佳取材时间为苗龄6~8 d;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2,4.D+1.5 mg/L 6-BA,子叶诱愈率达75%左右,下胚轴诱愈率可高达86.62%;愈伤组织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1 mg/L IAA+2.0 mg/L 6-BA+1.0 mg/L K1.+0.5 mg/L TDZ,来自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可达9.52%.下胚轴的诱愈率与分化率均高于子叶,更适于离体再生培养.培养基巾加入AgNO_3后,能有效降低褐化率.生根最适培养基为含有0.5 mg/L NAA的1/2MS培养基,生根率在50%左右.TDZ在诱导鞑靼荞麦的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的过程中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分化率约20%.表3图2参23  相似文献   
13.
以红碧桃花粉为试验材料,用花粉离体培养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固体培养法以探讨不同培养条件对红碧桃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成分为15%蔗糖+100mg/L硼酸+0.7%琼脂;不同温度贮藏下的花粉生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0℃下降最慢,20℃下降最快;添加0.2mg/L 6-BA后花粉萌发率最好,而硫酸锌对红碧桃花粉萌发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有利于花粉萌发的其他因子浓度分别是Ca2+ 20mg/L、Zn2+ 0.06mg/L、NAA 4.0mg/L.  相似文献   
14.
槐树组织培养中超度含水态苗发生与防止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槐树(Sophorajaponica)花药愈伤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形成超度含水态苗的条件研究表明:短期培养的愈伤组织及在含有较低ρ(BA)的培养基上多形成正常苗,而经长期培养的愈伤组织及在含有较高ρ(BA)的培养基上产生了大量的超度含水态苗;在MS附加ρ(IAA)0.2mg/L、ρ(BA)5.0m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经连续1.5a以上的继代培养后,其表面产生的芽均为超度含水态芽;将这种愈伤组织和超度含水态芽转人含不同浓度和种类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后发现:BA和高ρ(KT)明显促进了超度含水态苗的形成;而一定ρ(NAA)和ρ(2,4-D)则显著地促进了正常苗的形成.对培养过程的观察显示:在各种培养基上形成的正常菌中,有一部分是由超度含水态的芽和苗转化而来,即由其顶端或腋生分生组织进一步发育转化而来,而另一些则由愈伤组织上重新产生.  相似文献   
15.
水溶液中α-萘乙酸的光降解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祖飞  蒋伟川  刘维屏 《环境科学》1997,18(1):35-37,41
为了解α-萘乙酸在环境中滞留、迁移和转化等行为,以降低率紫外灯和荧光灯为光源,对水溶液中的NAA进行光降解。研究结果表明,主波长为254nm的紫外光能有效降解NAA,降解呈一级动力学反应,而主波长为365nm的长波光对NAA几乎不降解;添加TiO2能有效催化NAA的降解,采用GC-MS技术鉴定了几种光解主要产物,NAA的光降解包括氧化脱羧和芳环的氧化断裂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食品不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也是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食品安全性的隐患,可能产生于人类食物链的不同环节。从种植、生长到成熟;从加工、储藏、运输到食用前的各个环节。由于各种因素和条件的作用,使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动植物体内或直接进入食物,造成食品的污染。首先是工业"三废"引起水源、土壤、大气污染,使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水体、大气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二是在动植物生长过程中大量施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及滥用兽药;此外在食物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