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19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61.
蚯蚓粪中拮抗微生物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实验证明,蚯蚓对有机废弃物进行生物降解的产物一蚯蚓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一些蔬菜类植物苗期土传病害的发生.对此现象的一种解释是蚯蚓粪中含有一些拮抗微生物.从以牛粪为饵料生产的蚯蚓粪中分离出两株拮抗活性强、范围广的拮抗微生物并得到鉴定:0103A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和0104A丁香苷链霉菌(Streptomyces syringini),该菌及其发酵液对多种病原菌的抑菌谱及胚根、盆栽生物测定实验表明:两株拮抗菌在蚯蚓粪对蔬菜苗期病害的控制中起重要作用.表8参17  相似文献   
162.
采用座谈交流、问卷调查、采样监测等方式,对江苏省主要奶牛养殖地区的26家规模奶牛场粪污处理利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旨在摸清奶牛粪污处理利用现状,进而梳理优化提升环节,并提出建议措施。结果发现:当存栏量≥1 000头时,85.7%的奶牛场采用机械刮板清粪工艺,92.9%的奶牛场进行粪污固液分离;当存栏量<1 000头时,83.3%的奶牛场采用人工干清粪或吸粪车工艺,50%的奶牛场进行粪污固液分离;粪便堆肥利用和粪水还田利用比例分别为88.5%和76.9%,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模式;73.1%的奶牛场将挤奶厅污水与牛舍粪污水混合处理。奶牛场粪污处理利用存在节水减排措施不足、粪水无害化程度不够、农田施用不科学等薄弱环节,建议后续加强粪污减量技术、粪水水生植物净化工艺以及粪水安全还田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3.
酶底物法检测地表水粪便污染的适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酶底物法检测地表水粪便污染的适用性,采用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同步检测了长江南京段、秦淮河、玄武湖等水中大肠菌群。结果显示:在多数情况下,酶底物法检测结果略低于多管发酵法,两种方法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多管发酵法相比,酶底物法检测粪便污染特异性强、时间周期短、二次污染小、简便快速,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4.
粪渣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主要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粪渣污泥的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试验,分析了温度、氧气、含水率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堆肥不同阶段的变化特征。粪渣与木屑质量1∶1.5的比例下,能够实现快速高温好氧堆肥,堆体温度在高温期持续9d,达到无害化的卫生学要求。堆体耗氧速率在升温阶段后期上升到最大值,此后持续降低,到堆肥后期趋于稳定。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通风策略。在堆肥过程中,物料的含水率和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持续降低,但到堆肥后期趋于稳定,堆肥结束时分别减小17个百分点和1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5.
通过研究自制电解槽,利用掺硼金刚石膜电极(BDD)对医疗废水进行消毒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了电流密度、消毒时间及Cl-浓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消毒接触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Cl-浓度对消毒效果影响显著,医疗废水C1-质量浓度达到200 mg/L以上,消毒接触时间≥9s,出水即可满足GB 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粪大肠茵群数均不得超过500 MPN/L.  相似文献   
166.
在地表水中水质环境监测粪大肠菌群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酶底物法具有较准确、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是一项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7.
粪大肠菌群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是总大肠菌群中的一部分,主要来自于人和温血动物粪便,在44.5℃下能生长并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称为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是传统的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用提高培养温度的方法,造成不利于来自自然环境的大肠菌群生长的条件,使培养出来的菌主要为来自粪便中的大肠菌群,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出水质受粪便污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8.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的提高,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粪大肠杆菌要求也由一级B提高到一级A,消毒已成为污水处理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而言,不仅要确保出水达标还要考虑消毒工艺的经济性,本文以16.5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探讨次氯酸钠消毒工艺运行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9.
以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Z5菌株(CCTCC M2012445)为菌种资源,探讨了其在外源电子供体条件下以纳米颗粒形式回收溶液中钯的可能性,研究了工业废液(IW)、废旧电路板(PCBS)和废汽车催化剂(SAC)3种模拟废水中钯的回收率,分析了废水中其它离子对钯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肠球菌Z5菌株可以从3种模拟废水中回收钯纳米颗粒.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回收产物为10 nm左右粒径的钯纳米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周质.3种废水中钯的回收率依次为IWSACPCBS,其中吸附率依次为99.8%(6 h)、99.7%(8 h)、90.3%(12 h),还原率依次为99.9%(4 h)、99.9%(6 h)、80.4%(36 h).模拟废水中Pt(Ⅳ)、Ag(Ⅰ)、Cu(Ⅱ)、Au(Ⅲ)和Fe(Ⅱ)对钯的还原和吸附过程都存在影响.具体地,钯的还原效率受影响程度依次为Au(Ⅲ)Pt(Ⅳ)Cu(Ⅱ)Ag(Ⅰ)Fe(Ⅱ).进一步将回收所得的纳米钯掺杂四氧化三铁,可应用于非均相芬顿反应中染料亚甲基蓝降解,80 min内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96.7%,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0.
小试EM菌对污泥中粪大肠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