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36篇 |
免费 | 1023篇 |
国内免费 | 104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519篇 |
废物处理 | 466篇 |
环保管理 | 1072篇 |
综合类 | 6282篇 |
基础理论 | 625篇 |
污染及防治 | 1030篇 |
评价与监测 | 827篇 |
社会与环境 | 229篇 |
灾害及防治 | 35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58篇 |
2023年 | 286篇 |
2022年 | 377篇 |
2021年 | 415篇 |
2020年 | 379篇 |
2019年 | 345篇 |
2018年 | 292篇 |
2017年 | 324篇 |
2016年 | 347篇 |
2015年 | 438篇 |
2014年 | 823篇 |
2013年 | 551篇 |
2012年 | 615篇 |
2011年 | 610篇 |
2010年 | 484篇 |
2009年 | 524篇 |
2008年 | 506篇 |
2007年 | 506篇 |
2006年 | 512篇 |
2005年 | 537篇 |
2004年 | 522篇 |
2003年 | 567篇 |
2002年 | 453篇 |
2001年 | 317篇 |
2000年 | 278篇 |
1999年 | 239篇 |
1998年 | 262篇 |
1997年 | 258篇 |
1996年 | 230篇 |
1995年 | 240篇 |
1994年 | 185篇 |
1993年 | 155篇 |
1992年 | 130篇 |
1991年 | 150篇 |
1990年 | 206篇 |
1989年 | 17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为了更好地控制大型公共场所火灾风险,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的优势,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风险矩阵对火灾风险进行评估。首先根据大型公共场所火灾的事故案例,结合前人的研究,确定了评价火灾风险的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建立了多层次的大型公共场所火灾的评估体系。之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二级指标的权重因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估计事故频率与事故损失的估计值与等级,运用风险矩阵获得大型公共场所火灾风险的水平。将二级指标在频率与损失处的得分相乘再乘以隐患修正系数,得到二级指标的得分,实现对隐患的定量分析。运用上述方法对某一大型公共场所火灾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562.
为探索煤样的破坏前兆,进行煤样的单轴压缩试验,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计算煤样破坏过程中的应变场,并对应变数据进行处理(当水平线应变小于0时令其为0且当垂直线应变大于0时令其为0),统计了5种应变的变异系数随纵向应变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1)从水平线应变场、剪应变场、最大剪切应变场和体积应变场上均能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前兆,即应变局部化;2)对比其他应变的变异系数变化规律,处理后的水平线应变、处理与否的最大剪切应变的变异系数随纵向应变演变的平稳-突变规律具有普适性,变异系数的突变能很好地表征应变局部化的出现,煤样的破坏前兆易于识别。 相似文献
563.
入湖河流是滇池流域主要污染物的输送途径,为减少入湖污染负荷,需保证入湖断面水质达标。以新宝象河入湖河口2005—2017年的水质数据为基础,使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年度水质波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水温、降雨、污染物浓度进行季节性差异分析,并应用时间序列法对多年水质情况建立模型。结果表明,入湖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是2007年,之后除总氮外其他污染物浓度迅速下降,直至2014年入湖河口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满足了规划的要求。河流的水温和区域降雨量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性,污染物浓度受降雨、回补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呈现春季较高、秋季较低的现象。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结果显示CODCr超标风险最大,为了预防超标的情况出现,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提升旁路治理能力、优化湿地调蓄、启动面源拦截等。 相似文献
565.
569.
分别采用脉冲电解法、混凝沉淀法、芬顿氧化法、高铁酸钾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铁电极电解法和芬顿试剂氧化法均能脱除垃圾渗滤液的色度,去除有机物质。铁电极电解对色度的去除率可达98.4%,COD去除率可达84.4%;芬顿试剂氧化对色度的去除率可达99%,COD去除率可达85.8%。两种方法均能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同时比较了各种处理方法的运行成本,在达到同样出水标准的前提下,铁电极电解运行成本远低于芬顿试剂氧化,为3.67元/t水,而芬顿试剂药剂成本为8.67元/t水。 相似文献
570.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生活垃圾(以下简称垃圾)渗滤液的特点,探讨了一种比较科学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沉淀-厌氧处理-MBR-纳滤处理,并且分析了各段工艺的原理、特点以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