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6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南四湖丰水期水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比较清晰的了解南四湖水质,选择水质较好的丰水期,利用湖区5个监测点的实测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并引入叠加综合指数模型,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2.
梁伟臻 《广州环境科学》2005,20(3):32-34,40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对城市河涌水质监测布点进行优选,基于前馈多层BP型神经网络的改进算法,用广州市河涌水质分类标准和实测水质数据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客观、可靠、实用、容错性高的优点,是一种科学、新型的水质监测点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3.
为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渗漏诊断能力,采用基于模糊相似优先比的漏损判别方法实现供水管网漏损定位及漏损程度的同步诊断。通过MATLAB软件调用最新版EPANET V2.2建立供水管网模型,在管段中间加入扩散器模拟单次渗漏事件,通过更改扩散器系数实现渗漏量的控制;基于压力驱动水力分析得到各节点压力变化,遍历模拟各管段漏损后,通过建立节点压力灵敏度矩阵,采用K均值聚类法进行监测点布置;在此基础上,在易渗漏管段模拟产生不同渗漏级别的渗漏事件,以监测点压力变化值构建源范例库,在熵权法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方法同步诊断渗漏位置及渗漏程度。以某一实际管网为例,模拟产生50例历史渗漏事件,采用模糊相似优先比同步诊断新渗漏事件的渗漏位置及渗漏程度,并对比3种权重方法。结果表明: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可有效地实现渗漏定位与渗漏程度的同步诊断。  相似文献   
164.
若尔盖湿地3种无尾两栖类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态位宽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种无尾两栖类,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倭蛙(Nanorana 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us)的成体和亚成体在7个生境因子(牧场性质、牛粪数量、植被高度、植被盖度、距水塘距离、地表温度、地表湿度)上的生态位宽度.结果表明,岷山蟾蜍成体在牧场性质、牛粪数量、植被盖度、地表温度、地表湿度5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窄,其亚成体在牧场性质、牛粪数量、植被高度、距水塘距离、地表湿度5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宽;倭蛙亚成体在牧场性质、牛粪数量、地表温度、地表湿度4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窄,而其成体在牛粪数量、植被高度、植被盖度、距水塘距离4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宽;高原林蛙在微气候因子的两个维度上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而在水塘距离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值则很小.当人类活动导致生境变更时,倭蛙的反应最为敏感;比较3种无尾两栖类在不同生长阶段(成体、亚成体)的生态位宽度,发现它们利用资源的策略不同.表3参16  相似文献   
165.
CODcr 5分钟快速测定法与国家标准方法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标准方法中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准确度高,但操作时间长,试剂使用量大,耗电耗水.采用5分钟快速测定法后能大大缩短测定时间,同时能耗低.通过对比试验表明,5分钟快速测定法具有较好的抗氯性,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能达到要求,且具有成本低特点,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特别适于污水处理厂等需频繁监测点的快速测试.  相似文献   
166.
优化布设监测点位是环境监测的关键问题之一。在纷繁的优化方法中,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由于其力图模拟人脑的一些基本特性,如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容错性能,已有较好的应用。然而,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到区间[0,1]标准化,我们曾经在特征分析法优化布点中,对原始数据进行“二进制”赋值。应用于大气优化布点的结果表明,引入“二进制”于BP网络进行环境监测优化布点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7.
介绍了江苏省环境空气监测网络的构成和环境空气质量趋势监测点的优选方法。通过对1993年-2000年全省13个少辖市60个监测点的SO2、TSP监测结果的相关指标统计,分别优选出代表全省及省辖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趋势监测点12个和25个。  相似文献   
168.
我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威胁到了我们的健康,所以当前,污染治理已成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途径,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本文对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治理环境污染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9.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一直是土地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主要关注土地利用的经济属性而忽略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环境效应.已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且在优化内容上都是对土地资源数量结构的优化。忽视了土地资源空间布局优化.近几年很多学者通过与相关模型算法的集成形成的优化模型从一定程度上对数量结构优化模型进行了改造。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三效益的优化配置目标。但将土地资源数量结构优化与空间布局优化系统研究的模型却非常少见。本文运用生态位模型对土地资源数量结构进行优化进而将数量优化结果作为CA模拟的约束条件对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实现了土地资源数量结构优化与空间布局优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0.
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油库、加油站、垃圾填埋场等自城市中心搬迁或关停,这些企业搬迁或关停之后会变成生成分复杂的污染物污染场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土壤监测是避免场地污染事故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程序及方法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