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02篇
安全科学   323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109篇
综合类   900篇
基础理论   193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基于生物膜法磷回收工艺厌氧释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单捷  潘杨  章豪  冯鑫 《环境科学学报》2020,40(8):2749-2757
城市污水经过碳回收后的低碳源进水水质将对活性污泥法强化除磷(EBPR)工艺的运行带来困难.本研究基于生物膜法磷回收的序批式反应器(Biofilm-SBR)对低碳、低磷进水进行磷回收,在BSBR反应器好氧无碳源、厌氧低碳源投加的运行基础上,研究了该工艺在低碳模式下厌氧磷释放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不同的碳源浓度和碳源投加方式对BSBR工艺释磷的影响.最后,分析了系统中生物膜蓄磷量的变化,并探究其与碳源消耗、释磷效果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好氧无碳源、厌氧仅200 mg·L-1的碳源投加下,即可取得115 mg·L-1(可溶性磷)的富磷回收液.系统的Cupt/Prel(释放单位质量磷的COD消耗量)平均为(11.12±1.03)mg·mg-1,最大蓄磷量为124 mg·g-1.  相似文献   
192.
为探讨不同腐殖质组分团聚体对苯酚富集能力的影响,应用国际腐殖酸协会(IHSS)推荐方法提取腐殖质,以Ca2+、Al3+、Fe3+为桥键离子,制备了高岭石、蒙脱石不同腐殖质组分团聚体,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不同腐殖质组分团聚体对苯酚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高岭石不同腐殖质组分团聚体对苯酚的饱和吸附量(Qm)大小依次为FA(富里酸)团聚体[(254.11±5.35)mg/kg] > HA(胡敏酸)团聚体[(186.14±1.61)mg/kg] > HM(胡敏素)团聚体[(120.61±1.67)mg/kg];蒙脱石不同腐殖质组分团聚体对苯酚的饱和吸附量大小依次为FA团聚体[(418.72±19.14)mg/kg)] > HA团聚体[(290.00±13.06)mg/kg)] > HM团聚体[(160.46±4.92)mg/kg)];高岭石不同腐殖质组分团聚体对苯酚的富集系数(ER)大小依次为FA团聚体(2.03±0.07)> HA团聚体(1.91±0.04)> HM团聚体(1.85±0.04);蒙脱石不同腐殖质组分团聚体对苯酚的富集系数大小依次为FA团聚体(2.50±0.10)> HA团聚体(2.45±0.11)> HM团聚体(1.36±0.04).研究显示,FA团聚体对苯酚的饱和吸附量和富集系数较大,对苯酚的吸附(富集)作用较强,HM团聚体对苯酚的饱和吸附量和富集系数较小,对苯酚的吸附(富集)作用较弱.不同腐殖质组分团聚体对苯酚的富集能力大小表现为FA团聚体> HA团聚体> HM团聚体.因此,FA团聚体可作为控制受苯酚污染场地土壤的首选修复剂.   相似文献   
193.
退耕植茶对川西低山丘陵区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退耕植茶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选取退耕2~3年(RT 2~3)、9~10年(RT 9~10)和16~17年(RT 16~17)的茶园为研究对象,以邻近撂荒地为对照(CK),测定其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可矿化有机碳(MOC)含量,并分析其分配比例随退耕植茶年限推移的变化.结果表明,POC、MBC和WSOC对退耕植茶的响应较为一致,与对照相比,退耕植茶初期(RT 2~3),各组分含量均降低,但随着植茶时间的推移,各组分含量逐渐增加,在植茶9~10或16~17年后显著高于撂荒地;退耕植茶后MOC含量显著降低,总体表现为CKRT 16~17RT 9~10RT 2~3,0~10 cm土层,RT 2~3、RT 9~10和RT 16~17土壤MOC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下降35.25%、23.89%和16.87%,10~20 cm土层中分别下降32.31%、13.09%和23.22%,20~40 cm土层中分别下降36.43%、28.79%和30.76%.植茶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在总有机碳中的比例整体现为0~10 cm高于20~40 cm,相较于表层土壤,深层土壤碳库的稳定性更强.退耕植茶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对提升土壤有机质水平起到积极作用,且随植茶时间的推移,土壤对碳的固持作用增强,土壤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4.
城市发展低碳化已经如火如茶地在中原大地上推进着,其最终目的是以城市为单位降低碳排放量,促进城市与自然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5.
GRC预应力组合网架是一种结合GRC工艺和网架结构形成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能极大地降低结构耗钢量,提高空间结构整体刚度和减小挠度,施工难度低,对大跨度结构的建筑工程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技术经济意义。其工艺原理主要由结构形式、节点工艺张力松弛计算三部分组成,研究表明,该结构具有较好的力学表现,可广泛用于空间结构中。  相似文献   
196.
工业聚集区规划环评中废水量估算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者在参与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及评审中的实际经验,针对不同评价单位在环评报告中对工业园区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废水排放量,采用的不同估算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作者认为较为合理的估算方式。  相似文献   
197.
污染河流悬沙与铜、锌污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矿区选矿废水污染的河流水样和悬沙进行采样,分析悬沙、铜、锌质量浓度,探讨河流悬沙与铜、锌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结果表明:河流水质铜超标严重,丧失了作为农业用水的使用功能.水中铜污染物量与悬沙量相关关系,锌污染物量与悬沙量相关关系都是极显著的.经过曲线回归方程拟合,锌污染物量与悬沙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比铜污染物量与悬沙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显著,有3个曲线方程较优,即:对数方程、二次多项式方程、三次多项式方程.据此,通过测定污染河流悬沙量可以粗略地估算水中锌污染物量.  相似文献   
198.
A+OSA活性污泥工艺剩余污泥减量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旭  卢艳华  郭劲松 《环境科学》2009,30(5):1475-1480
采用自动热量计对Anoxic (A) + oxic-settling-anaerobic(OSA)系统解偶联池进出污泥进行热值分析,以考察污泥量变动与能值变动的相互关系;通过解偶联池参数调整,了解污泥减量趋势,结合能量和物质平衡与常规水质指标测试,推测减量途径和特性.结果表明,解偶联池水力停留时间为5.56、 7.14和9 h时,整个系统污泥减量分别为1.236、 0.771和0.599 g/d.进出解偶联池的污泥含能水平发生了变化,随停留时间增加出流污泥的单位热值有高于进流污泥单位热值的趋势:5.56 h时,进出水热值没有显著差异;7.14 h时,进出水热值差值在99~113 J/g之间;9 h时,差值在191~329 J/g之间.解偶联池发生了污泥的衰减,停留时间延长,衰减程度越高.A+OSA系统污泥减量是解偶联池污泥衰减与AO主体反应区污泥产生率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9.
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中重金属释放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杨玉飞  黄启飞  张霞  杨昱  王琪 《环境科学》2009,30(5):1539-1544
通过模拟煅烧实验制取水泥熟料,并采用国标GB/T 17671-1999制取混凝土样品.选用EA NEN7371和EA NEN7375浸出方法,利用基于菲克扩散第二定律的一维扩散模型对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混凝土)中重金属长期累积释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重金属的最大释放量低于总量;各种重金属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不同,且Cr>As>Ni>Cd; Cr、As、Ni和Cd 30a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4.43、 0.46、 1.50和0.02 mg/kg,释放率(累积释放量/最大释放量)分别为27.0%、 18.0%、 3.0%和0.2%;扩散系数是影响重金属累积释放量的重要因素,且两者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Cr和As的扩散系数较大(分别为1.15E-15 m2/s和6.42E-16 m2/s),应重点控制其进入水泥窑处置过程的总量.  相似文献   
200.
从2008年开始,辽河流域水质全面持续好转。2009年一季度,辽河流域干流仅福德店和三合屯断面超标,超标断面数同比减少8个;干流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同比均有所下降,降幅在8.6%~79.4%之间,其中朱尔山、马虎山、红庙子和盘锦兴安4个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降幅均在80%以上。4月,辽河流域干流仅兴安一个断面超标,4条干流全河段化学需氧量浓度同比平均下降33.7%。辽河治理成效显著,和污染企业关停、污水处理厂建设、生态治理“三大工程”的实施有直接关系。但不断推进辽河水质快速持续改善的根本,更多的还是依靠对环境管理机制的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