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41篇 |
免费 | 95篇 |
国内免费 | 20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56篇 |
废物处理 | 64篇 |
环保管理 | 327篇 |
综合类 | 1002篇 |
基础理论 | 75篇 |
污染及防治 | 140篇 |
评价与监测 | 45篇 |
社会与环境 | 10篇 |
灾害及防治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149篇 |
2013年 | 132篇 |
2012年 | 131篇 |
2011年 | 115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91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杨光胜 《安全.健康和环境》2017,17(1)
介绍了近30年海洋石油勘探开发11起典型事故,分析了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海洋石油平台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常庆涛 《安全.健康和环境》2018,18(11)
通过过程风险控制和过程风险评估这两个方面建立炼化装置过程风险预警模型。对过程风险控制和过程风险评估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指标化和数值化,建立过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结合炼化装置定量风险分析(QRA)的结果,建立炼化装置风险预警矩阵,实现过程风险控制和过程风险评估结果指标的矩阵展示。对应相应的风险预警等级,实现炼化装置的过程风险预警。 相似文献
995.
三种细菌降解直链烷烃的效果及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克雷白氏菌属(Klebsiellasp.,A5)、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A6)和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A10)3种石油烃降解菌,研究了其对石油烃中不同碳原子数的3种直链烷烃(正十四烷、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克雷白氏菌属对3种烷烃的降解能力相对较差;假单胞菌属对3种烷烃的降解效果较好,5d的降解率均达到80%以上,且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高达95.9%;无色杆菌属对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也有较高的降解率,对正十五烷的降解率达80%以上,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达90%以上。选取降解效果最好的假单胞菌属对正十六烷进行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当正十六烷初始含量为100mg/L、200mg/L、400mg/L和800mg/L时,其降解动力学与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良好,其降解半衰期为1.79~3.22d;同时,降解过程中菌体浓度的变化显示,环境中的正十六烷含量越低,菌体的对数生长期越短,当正十六烷含量为100mg/L和200mg/L时,A6菌的对数生长期仅持续1d左右就进入稳定期,而当正十六烷含量达到400mg/L以上时,A6菌的对数生长期持续2d后,生长菌群总数处于平坦阶段。 相似文献
996.
程玉河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9,9(9):18-20
从储运设备与设施、人员及安全管理、环境和职业危害等方面,对长输管道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辨识,为长输管道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浅谈境外石油工程项目HSE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覃邦迁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9,9(1):14-16
结合油田境外石油工程施工情况,介绍了境外石油工程项目HSE管理特点、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大辽河水系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和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大辽河水系的3条干流浑河、太子河和大辽河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PHs)和多环芳烃(PAHs)分析表明,PHs总量分布范围为61.37~229.42 μg·g-1,PAHs总量分布范围为61.9~840.5 ng·g-1.石油烃含量远远高于已报道的世界其它河流和海洋沉积物中的含量,表明大辽河水系沉积物石油烃污染严重;而与世界其它河流和海洋地区相比,多环芳烃污染水平相对偏低.石油烃分布特征为太子河>浑河>大辽河;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为大辽河>太子河>浑河.烃污染来源诊断表明,石油烃污染以陆源植物和人为污染输入为主,多环芳烃污染以石油燃烧热解为主,工业和生活污水是烃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99.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2,(1)
文章根据2018年10月(秋季)、2019年5月(春季)和2019年8月(夏季)在莱州湾进行的3次入海污染物通量和海域污染分布的陆海同步精细调查,估算了莱州湾主要入海河流及排污口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通量,分析了莱州湾海域不同季节石油烃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结合石油烃中正构烷烃组分及构成等,探讨了莱州湾海域水体中石油烃的来源。结果表明,莱州湾石油类污染物与盐度成显著的负相关,高值区主要位于湾底部的小清河河口等入海通量分担率最高的陆源排放影响区域,且不同季节石油类污染物浓度均值与入海通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夏季>春季>秋季的特征,表明陆源排放是莱州湾海域石油烃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船舶运输、渔业活动等海上污染源对海域石油污染的贡献也不容忽视。莱州湾表层海水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呈明显的“低碳数”和“高碳数”的双峰分布,且低碳数峰群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主峰分别为n-C15和n-C18,表明该海域石油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和陆生植物,但局部海域受到明显的外源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2013-2018年莱州湾海域5个航次的监测数据,评价分析了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污染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莱州湾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范围为未检出~377.00 mg/kg,平均值为63.34 mg/kg,污染程度较轻微;各监测站位、年际之间的石油烃含量空间离散程度较高,差异显著性不明显,聚类相似度较低并且分组不明显;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空间分布趋势总体一致,呈均匀空间分布,局部区域存在含量高值区。分析结果表明,港口航运等人类活动是影响石油烃分布主导因素;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年际变化不明显,各监测站位年际变化较明显区域均呈SE-NW(东南-西北)方向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