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76篇
安全科学   186篇
废物处理   111篇
环保管理   158篇
综合类   692篇
基础理论   103篇
污染及防治   161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温带森林演替不同阶段2种林分矿质层不同深度土壤(0~10 cm、10~20 cm和20~30 cm)以及有机层样品,研究冷水、热水、冷CaCl_2和热CaCl_2溶液以及冷K_2SO_4溶液浸提这些样品的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并分析它们各自与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有效性之间的关系。2种林分有机层样品溶解性有机质、微生物碳和氮以及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均显著高于矿质层土壤,森林演替顶级群落的阔叶红松混交成熟林矿质层土壤(0~10cm)显著高于次生白桦林,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5种浸提剂提取的溶解性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氮含量表现为热水热CaCl_2溶液冷K_2SO_4溶液冷水冷CaCl_2溶液,不同浸提剂对两种林分有机层样品和0~10 cm矿质层土壤浸提的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10~20 cm和20~30 cm土壤差异性不显著。阔叶红松混交成熟林和次生白桦林矿质层土壤微生物碳/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比例范围分别为0.94%~1.84%和2.56%~2.86%,土壤微生物氮/土壤总氮含量比例范围分别为1.23%~3.23%和2.06%~3.72%,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相关分析结果显示,5种浸提剂所浸提的林地有机层和矿质层样品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分别与微生物碳/总有机碳和微生物氮/总氮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热水提取的相关系数最大。因此,热水浸提剂较适用于研究森林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这为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森林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固体云爆剂的热分解特性。方法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测定该固体云爆剂的热分解过程。分别得到固体云爆剂在不同温度下的DSC和TG曲线,以及同一温度下云爆剂不同组分的DSC和TG曲线。结合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利用Ozawa法、Starink法以及Kissinger法计算了反应活化能。结果其表观活化能为208 k J/mol左右。结论该固体云爆剂的热分解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具有良好的安定性。  相似文献   
63.
外输软管作为FPSO外输常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外胶层[1]破损的情况,本文结合外输软管结构特点及多年的外输软管修复经验,对外输软管修复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高了外输软管修复质量,降低了软管修复成本,保证原油外输的安全  相似文献   
64.
李成  朱逢豪  付兴民  付光明  舒新前 《环境工程》2013,(Z1):360-362,392
基于化学抑尘剂与粉尘之间的润湿、粘结、凝聚作用机制,综述了近年来各类化学抑尘剂的合成技术及原理,概述了化学抑尘剂在矿山粉尘抑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化学抑尘剂研究方向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
3种杀真菌剂对 AM真菌侵染和黄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学礼  王平  马丽  孟静静 《环境科学》2012,33(3):987-991
为了合理施用杀真菌剂,充分利用AM(arbuscular mycorrhiza)真菌资源提高中药材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投入和环境污染.本试验在土培条件下,以非灭菌土为生长基质,研究了喷施苯菌灵、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侵染和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药条件下,接种摩西球囊霉总体上表现出促进黄芩生长的趋势,但菌根效应因杀真菌剂不同而有差异.不同施药条件下,未接种黄芩生长受到抑制,接种株中,喷施苯菌灵,植株地上部K和地下部Fe含量显著降低;喷施苯醚甲环唑,植株全N、地上部K、地下部黄芩苷和Ca含量显著降低;喷施氟硅唑,菌根侵染率、植株全P、黄芩苷、K、地上部Cu、地下部全N、Ca、Zn和Fe含量显著降低.氟硅唑对摩西球囊霉和黄芩生长抑制效果大于苯醚甲环唑和苯菌灵.说明氟硅唑对摩西球囊霉毒性大.因此,为了减轻杀真菌剂对AM真菌的危害,发挥菌根效应,在达到防治病害的基础上应选用对AM真菌毒性小的杀真菌剂.  相似文献   
66.
对几种浮选剂在荆门石化污水处理场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岳阳云溪XY-Ⅱ和江苏武进PAFC比现有PAC浮选剂的处理效果佳,且运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67.
We compared the efficacy of a natural biocide with four chemical tetrakishydroxymethyl phosphonium sulfonate, benz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and formaldehyde, glutaraldehyde, to control microbial induced corrosion in oil pipelines. The efficacy of biocides were monitored against Desulfovibrio vulgaris and Desulfovibrio gigas in experimental pipes by measuring cell counts, H2S production, Fe(II) production,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and structure of biofilm. The treatment with cow urine had minimum planktonic cell counts of 3 102 CFU/mL as well as biofilm cell counts of 9 101 CFU/mL as compared with tetrakishydroxyl methyl phosphonium sulfonate, benz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formaldehyde and glutaraldehyde. Sulfide production was the lowest with cow urine (0.08 mmol/L), followed by tetrakishydroxymethyl phosphonium sulfonate 0.72 mmol/L. On day 90 of treatment, Fe(II) production was also found to be the lowest with cow urine.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biofilm bacteria were killed by cow urine.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cow urine mediated control of microbially induced corrosion, and this is indicative of its potential as a viable substitute of toxic biocide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seems to be the first report which screens possible biocidal activity by cow urine as compared to the most common biocides which oil industry is currently using.  相似文献   
68.
改性海泡石除磷剂除磷过程热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改性海泡石对磷的吸附性能,确定了除磷剂用量、温度、含磷废水流量、添加剂等因素对改性海泡石磷吸附热力学平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海泡石除磷剂对废水中PO43-离子的吸附容量随除磷剂质量的增加而减小;去除率随除磷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提高酸改性温度有利于复合除磷剂对磷的吸附;除磷剂的吸附量随海泡石焙烧温度的提高而...  相似文献   
69.
利用铜矿尾砂研制低强度可控性填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铜矿尾砂、粉煤灰、水泥以及加气剂等,混合搅拌成泥浆体,振动成型,制备出低强度可控性填料(CLSM).试验表明:以水泥12.9%、铜矿尾砂(细集料)22.6%、加气剂3.2%、粉煤灰12.9%等工业废弃物,加水48.4%,固液比控制在(14~15):(15~16)之间,制得的CLSM制品,抗压强度0.35~2.00 ...  相似文献   
70.
产表面活性剂根际菌协同龙葵修复镉污染土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某矿区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能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根际细菌LKS06,经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 sp.LKS06).生物学特性的测定表明,菌株LKS06对多种重金属有很高的耐受性,且具有分泌吲哚乙酸、产铁载体和ACC脱氨酶活性的能力,并对土壤重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