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76篇
安全科学   186篇
废物处理   111篇
环保管理   158篇
综合类   692篇
基础理论   103篇
污染及防治   161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预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作为碱胶凝材料混合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析了垃圾焚烧飞灰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探讨了预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作为碱胶凝材料混合材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垃圾焚烧飞灰主要由黏土类矿物组成,飞灰直接作为混合材参与水化过程会产生明显膨胀现象,加入30%(质量分数)飞灰制成的矿渣/飞灰试块在成型1 d脱膜时膨胀率达到15.7%,标准养护28 d后无侧压抗压强度只有12.4 MPa.对飞灰进行热活化预处理,900℃条件下活化效果最佳,同样的飞灰掺量下,试块在标准养护28 d后无侧压抗压强度达到46.0 MPa,膨胀现象消失,且碱胶凝材料中重金属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2.
国内外重金属废水处理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7,自引:5,他引:52  
有毒重金属对环境的严重威胁正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着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除了改进传统的化学、物理方法外,各种廉价高吸附性能的吸附剂、新型可选择性重金属捕集剂都是研究的焦点。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功能菌和植物处理含重金属污染已取得相当成效,并在工业上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和发展新型天然吸附剂、重金属捕集剂和生物技术,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3.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新型预涂剂的抗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茂盛  张捍民  杨凤林  崔霞 《环境科学》2007,28(11):2494-2499
对动态膜技术中的预涂剂进行了拓展研究,通过聚乙烯醇(PVA)与戊二醛(GA)的乳化交联制备新型预涂剂——PVA微球,分析交联反应机理,并通过PVA微球对产生膜污染主要物质EPS的吸附实验分析其抗污染特性.结果表明,乳化交联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半缩醛反应,PVA胶团的羟基数量实质上没有大量减少,PVA微球仍然保持良好的亲水性能,而且其表面呈现的电负性能够对活性污泥絮体产生静电排斥作用, PVA微球对活性污泥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吸附率稳定且较低,分别为0 .543 mg·g-1和0 .694 mg·g-1,从微观上延缓了膜污染.预涂液中微球的粒径在1 .14 μm左右,其不同浓度的Zeta电位都小于-39 mV,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快速稳定地沉积在多孔底膜的表面和孔道内壁上,试验中采用SEM分析了PVA微球及其在工业滤布内部纤维丝上形成动态膜的表观形貌.  相似文献   
84.
在固体酸催化剂作用下,用环己烷氧化制备环己酮的副产物——酸性油和轻质油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了羧酸混合酯,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n(C4-C5醇):n(有机羧酸)=1.2: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5%,反应温度为110-160℃,反应时间为5h。经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该羧酸混合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选煤浮选剂。  相似文献   
85.
叶蔚君  魏在山  胡芳 《化工环保》2006,26(5):425-428
以二甲基二氯硅烷为硅源,与氯化铁、氯化铝聚合制得新型的聚硅氯化铁铝(PSFAC)絮凝剂,考察了制备条件及PSFAC对含油废水和药厂废水的絮凝效果。制备PSFAC的最佳条件:nFc:nAl为0.4,nSi:n(Al+Fe)为0.1,碱化度为2.0,C(Al,Fe)、为0.1mol/L,熟化时间为1-2d。当PSFAC加入量为10mg/L时,对含油废水、药厂废水的浊度去除率分别为84%和86%。PSFAC具有加入量少、沉降速度快、适用的pH范围较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利用含油污泥制备体膨颗粒深部调剖剂的技术。试验表明,在单体浓度20%、干泥含油率14%、污泥占单体质量110%、交联剂占单体质量0.14%、反应温度35℃条件下,聚合产物性能较好。胶块造粒过程中需加入适量减阻剂,粒度可根据实际要求调整。含油污泥体膨颗粒调剖剂在自来水中和0.5%NaCl水溶液中的膨胀倍数分别为40倍和15倍,膨胀后强度和弹性好。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二氯异氰脲酸钠和三氯异氰脲酸对球形棕囊藻的灭杀和控制作用,及其投药时间对除藻效果的影响,并比较2种药剂的除藻效果,初步探讨了除藻机理.结果表明,这2种除藻剂可以缓释次氯酸,提高其稳定性,有较长的药效期.当有效氯浓度达到4.5mg/L时,2种药剂均能有效地控制和灭杀球形棕囊藻,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有效氯浓度为5.0mg/L,藻细胞去除率在24h可达到90%以上.在等于和大于5.0mg/L有效氯浓度时,三氯异氰脲酸的除藻效果优于二氯异氰脲酸钠,通过对2种药剂除藻率的t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8.
化学解耦联剂对活性污泥产率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3,3',4',5-四氯水杨酰苯胺(TCS)作为代谢解耦联剂添加到活性污泥工艺中,进行连续曝气分批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TCS总投加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一次性大剂量投加的污泥减量化效果好于分次小剂量投加.每d投加 12 mg TCS,污泥产量比对照下降了33%,而每2 d一次性投加24 mg TCS,污泥产量比对照下降了55%.污泥的CODCr去除能力有所下降,当一次性投加12 mg时,CODCr去除率比对照下降了12%,但出水氨氮及总氮质量浓度均未受影响.污泥的SVI有所上升,但沉降性能未见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9.
利用小型活化转炉实验台对以CaO为主要成分的钙基脱污剂在300~65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蒸汽活化处理,结合X射线衍射和压汞仪的分析结果,初步探讨了蒸汽活化的机理.研究表明,蒸汽活化温度在600℃以上时,脱污剂孔隙结构有显著的改善,比孔容积和比表面积有着显著的增加,微孔(<100nm)的数量大量增加,而低温下蒸汽活化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研究还发现高温下延长活化时间有利于改善脱污剂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90.
针对稠油污水来源广、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油水密度差小、毒性大、可生化性差、处理成本高等问题,梳理了稠油污水的来源、成分、特点及处理难点,总结了稠油污水处理中调质破乳、絮凝/气浮、生物降解、氧化或吸附四级处理技术的进展,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缩短工艺流程、采用物理法与化学法相结合工艺以减少新污染引入,采用靶向氧化技术去除生物毒性、难降解有机物以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增强生物处理以提高处理效能等建议,以期为稠油污水绿色、低碳、低成本、高效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