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4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704篇
安全科学   628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545篇
综合类   2780篇
基础理论   348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152篇
社会与环境   857篇
灾害及防治   207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基于ARIMA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我国碳排放强度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测我国碳排放强度的长期变动趋势, 对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运用深入分析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神经网络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ARIMA模型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将碳排放强度的时间序列的数据结构分解为线性和非线性残差部分,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与预测。结果显示:今后10 a我国碳排放强度总体是逐步下降的,但到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仅比2005年下降34%,比我国政府提出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在2020年实现我国碳排放强度目标,必须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以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992.
拉索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的索张力计算及张拉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工程中,对于拉索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的索张拉是一个需要反复调整的繁琐过程。对此,提出了一种针对多阶段多批次张拉施工全过程分析的计算方法,用以提高索张拉施工的效率。该法通过不断减小拉索实际张力与目标张力的差值来求解各索在张拉过程中应该产生的初始应变,最后只要利用计算结果并按照预定的顺序张拉,便可使所有索只经过一次张拉就能最终达到各自的目标张力值。对一个150 m跨度的拉索预应力球面巨型网格结构进行了计算,并利用计算结果,对结构的杆件内力和最大节点位移进行了张拉全过程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计算与张拉是切实可行的,另外,在张拉过程中进行跟踪分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93.
林火烈度评价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林火烈度评价的方法,包括单因素评价、综合评价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等;综述了林火烈度空间异质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林火烈度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4.
特大型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与减排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现有城市交通碳排放测算方法的比较分析,以上海市为例,采用IPCC"自下而上"法对特大型城市客运交通CO2排放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轨道交通是碳排放效率最高的客运方式,出租车最低;客运交通CO2排放总量增长迅速,且碳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年客运交通CO2排放增量主要来自私人载客汽车,同时公务交通在客运交通碳排放中始终占较大比重。由此本文认为,控制客运交通碳排放的关键在于对以私人载客汽车和单位载客汽车为主的个体交通的管理和控制,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结构。在此基础上,为了将控制碳排放纳入到城市交通政策目标中去,本文就主要城市交通政策对客运交通碳排放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得出结论:以往的交通供给、需求管理政策对于抑制客运交通碳排放增长的作用有限;而就目前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言,也不利于降低居民出行的碳排放水平。文章最后分别从交通供给、需求管理以及城市空间角度给出了控制客运交通碳排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5.
中国西北寒旱区农牧民生活碳排放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碳排放权开展的气候谈判愈来愈关注贫困人口与弱势群体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一方面由于受制于其薄弱的社会经济水平,贫困人口与弱势群体在气候变化实践中表现出更高的脆弱性,另一方面则因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行动而造成的贫困人口生活成本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下降。然而,对这些地区和人口的排放权判断主要基于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宏观数据的分析,其结果掩盖了国家和地区内部不同社会经济水平下的人口排放差异,不能准确揭示贫困人口和脆弱群体的低碳排放事实。本文基于国际碳排放评估对人口生活排放的需求,结合IPCC参考方法,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构建了人口生活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于对甘肃、青海和宁夏干旱-高寒地区农牧民生活碳排放的样本调查和分析。评估表明,中国西北干旱—高寒区人口生活碳排放仅为1.85tCO2/人,其中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碳排放量达到87.25%。研究发现,生活在更冷(海拔更高)区域内的人口生活排放量更高;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人口生活排放量也随之上升;家庭成员数量越多,家庭的人均碳排放量就会越低。  相似文献   
996.
负外部成本内部化约束下的煤炭开采税费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中面临严重的代际负外部性和生态环境负外部性问题,分别运用使用者成本法和直接市场法测算了煤炭资源开采中的代际负外部成本和生态环境负外部成本。根据两个负外部成本充分内部化的要求,提出煤炭开采中税费水平的调整目标。以2008年为例,煤炭开采中资源税的征收标准应由目前的从量0.3-5元/t(约从价1%)提至从价10%;开采吨煤应交的生态环境费用标准应由目前的24元/t提至64.23-68.47元/t,即每吨提高40.23-44.47元。综合资源税和生态环境费用的提高幅度,煤炭开采活动中的税费水平应提高约21-22个百分点;通过比较现行税费制度下煤炭开采企业实交的资源税费、生态环境税费总额与企业应交的资源、生态环境费用总额之间的差距,指出目前我国政府对开采企业隐性税费补贴的规模水平,根据价差法计算得出取消此部分税费补贴将可以削减3 653.69万tCO2排放。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人口空间分布预测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为框架,在分析国家主体功能区下人口空间分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和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综合考虑分析了城市化率、总和生育率、死亡率、人口迁入率以及迁出率等影响因素,然后设定不同情景下的各种可能组合,预测出我国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人口空间分布。计算结果表明:2050年,优先开发区的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人口将分别达到183.57、151.68和144.03百万人;重点开发区的哈长地区、海峡西岸、北部湾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地区、中原经济区、江淮地区人口将分别达到34.526、117.028、12.147、58.896、65.560、25.075、32.372和21.613百万人。最后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提出了我国人口空间布局的战略选择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8.
能源消耗是中国最主要的碳排放源,而地方政府是碳管理的基层行政单元,因此,有效控制区域的能源碳排放是碳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区域消耗的能源中,外来电是缓解当地用电压力的重要措施,但一般外来电引起的碳排放易被忽视。将外来电导致的碳排放纳入区域能源碳排放核算体系内,利用部门分析和范围分析法建立了包含外来电分析的能源碳排放核算系统,以上海市崇明县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表明:(1)2000~2009年崇明的能源碳排放增长较快,由181万t增至477万t(CO2当量);(2)碳排放总量的8212%来自3个部门:工业、建筑业和生活部门;(3)2009年,购买电力导致的间接碳排放达2316%,体现了实施碳管理时考虑外来电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9.
四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空间分布和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湖流域水环境恶化已影响到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亟待对四湖流域的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估。于2010年春季在四湖流域的主要湖泊以及四湖总干渠进行了水质现场监测和水样采集,共采集了84个样点,每个样点测定了12项水质指标,并对测定结果中四湖流域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等水质指标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四湖流域的两个主要湖泊,长湖和洪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湖为重度污染,洪湖为轻度污染,从长湖流入总干渠中的水质多为中性或略偏碱性,总磷、总氮含量超标几倍到几十倍,在靠近长湖的总干渠上游段为重度污染,靠近洪湖的总干渠下游段为轻度污染。各水质指标浓度总体趋势上,长湖的要大于总干渠,总干渠的大于西干渠,西干渠的大于洪湖。  相似文献   
1000.
湘潭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家和省域层面研究碳排放问题,相关分析较宏观,难以发现具体市域经济实体内部存在的问题.从市域层面研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特征和趋势,对干寻找市域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技术路线和对策,进而实现全省和全国的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依托相关项目,文章从总体上、分行业和重点企业三个层面测算了湘潭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分析了湘潭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碳排放变化趋势,总结出共碳排放强度变化驱动力主要来源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节能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和企业重组,最后在总结湘潭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指导区域降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碳排放强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