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45篇 |
免费 | 343篇 |
国内免费 | 108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5篇 |
废物处理 | 72篇 |
环保管理 | 217篇 |
综合类 | 2524篇 |
基础理论 | 477篇 |
污染及防治 | 259篇 |
评价与监测 | 96篇 |
社会与环境 | 216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9篇 |
2023年 | 398篇 |
2022年 | 400篇 |
2021年 | 314篇 |
2020年 | 158篇 |
2019年 | 162篇 |
2018年 | 146篇 |
2017年 | 149篇 |
2016年 | 159篇 |
2015年 | 172篇 |
2014年 | 245篇 |
2013年 | 196篇 |
2012年 | 186篇 |
2011年 | 161篇 |
2010年 | 152篇 |
2009年 | 144篇 |
2008年 | 127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为揭示南海北部表层海水中参与卡尔文循环的固碳基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以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 CO)的Ⅰ、Ⅱ型基因(cbbL、cbbM)作为分子标记,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海水中的固碳基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固碳基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南海北部表层海水中,含cbbL基因固碳基因主要归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优势亚群分别是γ-变形菌亚门(45.3%)、蓝细菌(30.9%)和β-变形杆菌亚门(23.8%);而含cbbM基因的固碳菌群未检测到;近岸的A9站位与其他站位物种组成有一定的差异,异着色菌属(Allochromatium)、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硫单胞菌属(Thiohalomonas)为其特有菌属.相关性和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含cbbL基因的固碳基因丰度与水温、盐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硝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呈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12.
本文测定了成都市街道地表物中的有机碳含量,并利用 W 法检验其分布类型。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为正态分布;地表物粒径增大有机碳含量减小;4种土地利用类型区地表物中有机碳含量是交通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生活区. 相似文献
613.
英国是最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进入21世纪之后,英国政府充分意识到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威胁。于是,在2003年英国出台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率先以政府文件形式,正式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把发展低碳经济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全局性重大战略。
对英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因为无论是从政策法规、资源环境以及工业和技术方面,英国都已经具备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614.
沉积物-海水界面是海洋中溶解无机碳(DIC)转移和储存的重要场所,长江口外海域拥有特定的沉积物-水界面交换的空间格局,研究其沉积物-水界面DIC的交换过程对于碳的循环和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1年8月和2021年10月在长江口外海域采集沉积物样品及原位底层海水,通过实验室模拟培养法计算了该海域沉积物-水界面DIC的交换通量,并研究了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的DIC浓度差、温度、盐度和pH对DIC交换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和秋季研究海域沉积物-水界面DIC交换通量平均值分别为(432.45±190.78)μmol·m-2·h-1和(223.05±110.39)μmol·m-2·h-1.夏季交换通量高于秋季,DIC扩散方向均由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表明沉积物表现为DIC的“源”.此外,交换通量会随着DIC浓度差或温度升高而升高,随着盐度或pH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15.
研究柑橘园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地形特征和气候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提升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在秭归县柑橘分布区内进行野外采样,基于随机森林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结合8个地形因子、2个气候因子和13个土壤变量,建模分析了土壤有机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0~20 cm(表层)和20~40 cm(下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95和9.01 g·kg-1,长江北岸(9.24和7.56 g·kg-1)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于长江南岸(14.48和10.36 g·kg-1),但长江北岸(0.53和0.66)变异系数高于长江南岸(0.45和0.58)。影响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的相对贡献在土层间存在差异,表层为全氮(53.0%)>全钾(11.9%)>碱解氮(11.4%)>年均降水量(7.6%)>土壤含水量(7.3%)>年均温度(5.1%)>海拔(3.7%),下层为全氮(69.7%)>碱解氮(14.2%)>容... 相似文献
616.
凋落叶碳和养分的归还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且可能受到气候变暖所引发雪被格局变化的影响.通过野外雪被控制(雪被减少和雪被去除)和凋落物分解实验,探究亚高山森林落叶树种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 Burkill)和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 Rehder&E.H.Wilson)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碳(C)、氮(N)、磷(P)释放动态在各关键时期(雪被形成期、覆盖期、融化期和生长季)对雪被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红桦和四川红杉凋落叶在分解第一年呈现C释放和N、P累积,其中,C含量减少了8.7%-11.5%,N、P含量分别增加了25.0%-36.4%和21.2%-43.4%.分解一年后,相较于自然雪被,凋落叶C在雪被减少和去除条件下释放更快,而N、P累积更少.不同物种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表现出不同趋势,红桦凋落叶N、P在冬季即开始呈现富集,而四川红杉N、P的富集延后发生在生长季.另外,混合线性模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雪被、分解时期、物种及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凋落叶C、N、P的变化,其释放率与日均温显著相关,且N释放率与凋落叶初始质量显著相... 相似文献
617.
618.
619.
与化石能源相比,生物质作为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不仅污染小,还有助于缓解全球变暖。因此,合理有效的利用生物质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大豆(Glycine max)为生物质碳源,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大豆生物质碳点(SoyCDs)。制备的Soy-CDs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9 nm,最佳激发波长为340 nm,最佳发射波长为440 nm,表面富含含氧官能团,表明Soy-CDs具有良好荧光特性及生物相容性,且最大产率可达50%。此外,进一步探究了叶施不同质量浓度的SoyCDs(0、5、10、25 mg·L-1)对玉米(Zea mays)光合、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1的Soy-CDs可显著提高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208.0%),其可能原因是Soy-CDs的光转换功能增加了玉米叶片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效率,进而改善了玉米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电子传递过程。同时,玉米地上部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增加53.9%和42.1%,玉米地下部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增加84.9%和58.6%。玉米根长、根表面积及根尖数分别增加了83.0%、... 相似文献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