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8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1536篇
安全科学   122篇
废物处理   88篇
环保管理   143篇
综合类   2788篇
基础理论   438篇
污染及防治   760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肥广泛应用于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修复,但不同类型肥对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其环境风险尚不明确。通过室内土壤培养和土柱淋溶模拟实验,研究枸溶性肥-钙镁肥(CMP)和水溶性肥-酸二氢钾(MPP)对重金属Pb、Cd、Cu、Zn复合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以及在土壤剖面中的淋溶损失特征。结果表明,CMP和MPP施用量(以P2O5计)为8 g·kg−1时,Pb、Cd的钝化率分别为35.05%和71.72%、31.76%和40.99%,而Cu、Zn则出现一定程度的活化(最高达29.62%)。MPP对Pb的钝化效果显著优于CMP,但对Cd而言,2者差异不明显,且肥用量的成倍增加并不能显著提升钝化效果。土柱中土壤全、有效和淋溶液总的质量分数均随着深度(20~65 cm)递增而显著下降,且在某一深度上随着施量(1~8 g·kg−1)的增加而显著升高。MPP在高用量下造成的淋溶风险显著大于CMP。采用肥钝化修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应综合重金属类型、钝化效果以及潜在的流失风险,选择适当的肥种类和用量。本研究结果可为肥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2.
富营养化水体降磷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游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作为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直接影响着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如何根据养殖生物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开展精准培水、定向培水,培养养殖生物所需要的浮游植物,在维持养殖水域生态平衡的同时又能为养殖生物提供一定的饵料资源,这一直是摆在水产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难题和研究热点。已有的资料大都是通过添加的方式研究改变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而有关富营养化水体降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试验通过向取自富营养化湖泊的水体中加入去除剂,采用Pielou均匀度指数、Mcnaughton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研究自然水体中的被降低后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所取富营养化水体中共检出绿藻(Chlor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蓝藻(Cyanophyta)、裸藻(Euglenophyta)、隐藻(Cryptophyta)、甲藻(Pyrrophyta)6门29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其中绿藻、蓝藻、硅藻、隐藻、裸藻、甲藻分别有7、4、2、1、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4.13%、13.79%、6.90%、3.45%、3.45%。富营养化水体降后,虽然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上没有差异,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浮游植物数量明显降低,由13 238.8×104cells·L-1降低至3 997.5×104cells·L-1,下降了69.8%;浮游植物优势种从1门(蓝藻(Cyanophyta))6种增加到3门(绿藻(Chlor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蓝藻(Cyanophyta))12种,优势度指数从97.29%降低至86.30%,优势种门数和优势种种数远远高于对照组,优势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从1.85和0.38升高至2.60和0.54,显示出试验组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富营养化水体降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产生了明显影响,使群落结构处于更加复杂、完整和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3.
杨华  孙宝维 《环境化学》2013,(6):1102-1103
化肥、农药、含洗涤剂以及粪便,是废水中的主要来源,而浓度超标是引起水体中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除的方法中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物理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微生物降解法等,吸附法因其工艺简单、运行可靠、操作灵活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备受关注.硅酸镁为多孔结构,属两性化合物,具有酸碱两种吸附性能,在聚醚精制过程中用于脱酸、脱臭、脱色及脱钾,在煎炸油处理和生物柴油加工过程中用于降低酸价;此外,硅酸镁还广泛地应用于脱除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染料.目前,国内外对三硅酸镁和六硅酸镁的报道较多,对其它镁硅配比的硅酸镁报道较少.本课题组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镁硅物质的量之比的  相似文献   
154.
东湖、汤逊湖和梁子湖沉积物磷形态及pH对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淡水沉积物中形态标准测试程序(SMT)研究了东湖、汤逊湖和梁子湖沉积物中的形态分布,并比较了不同pH条件下沉积物释放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东湖沉积物总质量分数最高,平均值1.232 mg.g-1,其次为汤逊湖(0.762mg.g-1),梁子湖沉积物总质量分数最低(0.572 mg.g-1);3个湖泊上覆水总质量浓度也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上覆水中总质量浓度与沉积物总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东湖和梁子湖沉积物总中无机和有机所占比例较接近,汤逊湖无机所占比例远低于有机。不同湖泊之间形态的分布并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湖泊的地理分布以及人为因素可能是造成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当pH为2.0~7.0时,3个湖泊沉积物中溶解性活性(SRP)释放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pH为7.0~12.0时,SRP释放量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RP的释放与有机质的质量分数无显著相关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个湖泊沉积物在黏粒和粉粒组成上均没有显著差异(P>0.1),表明实验样品的粒径组成不是造成各个湖泊间释放差异的原因。不同pH条件下,SRP释放量与沉积物总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酸性环境下,SRP释放量与酸式(HCl-P)的相关性优于碱式(NaOH-P),碱性环境下则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55.
冻融作用对土壤磷素迁移转化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源要素之一,其在土壤中的丰缺变化制约着植物的生长状况,寒冷地区土壤的结构与理化性质常年受到冻结和融化的周期性影响,而冻融作用又强烈的影响着土壤的迁移转化途径,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是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之一。系统的归纳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壤吸附作用、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生物对素迁移转化过程影响的研究报道,主要研究结论认为:(1)冻融循环导致土壤颗粒粒径变小以及铁铝化合物形态改变,进而影响了在冻融土壤上的吸附行为;(2)土壤水在冻融作用下的固液相转换改变了土壤浸提液中的含量,而土壤含水率的高低与在土壤中的汇聚和释放存在密切关系;(3)土壤微生物和植物体内的在冻融过程中成为土壤中有机的主要来源之一。众多研究结果显示,同一制约因素在冻融作用驱动下对土壤的影响效果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冻融过程中土壤成分、水分含量、冻融时间、循环次数、植被类型和微生物状况等条件共同影响着的迁移转化行为,众多相互关联的因子产生的综合效应导致在冻融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各异。总结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提出冻融作用对土壤的影响应在土壤景观尺度、研究方法和手段、预防和治理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6.
施用磷石膏对碱化土壤氟含量及其吸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就施用石膏对土壤氟含量和土壤对氟吸附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连续4年施用石膏改良土壤后,0—20cm土层全氟积累现象明显.但是,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却随石膏施用量增加而降低.土壤对氟的吸附数据均能与Langmuir,Freundilich和Temkin方程很好地拟合,施用石膏处理土壤对氟的最大吸附量高于没有施用石膏处理的.影响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和吸附特性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土壤钙含量的增加和pH值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7.
硫铁填料和微电流强化再生水脱氮除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再生水质量,在不同C/N和HRT条件下,对比分析硫铁复合填料和微电流作用强化再生水深度脱氮除效果.结果表明,硫铁复合填料和微电流作用均能够强化氮、的深度去除效果,且二者结合能够使反硝化系统pH值稳定在7.2~8.5之间.系统中TN主要靠异养反硝化、氢自养反硝化和硫自养反硝化作用去除,94.04%的TP是以生成酸铁沉淀的形式去除.分别从填料上取生物膜,进行Miseq高通量测序,构建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结果发现,在仅有海绵铁作用系统中,同时具有异养反硝化和氢自养反硝化功能的细菌所占比例达到29.47%;硫铁复合填料和硫铁微电流作用系统中,具有硫自养反硝化功能的Thiobacillus(硫杆菌属)所占比例分别达到60.47%和40.62%.因此,硫铁复合填料和微电流作用用于强化再生水深度脱氮除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8.
以洗衣粉中的有机源,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的水体条件下斜生栅藻的生长情况,以及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是否有毒害作用.通过显微计数测定藻细胞数目来探讨洗衣粉中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洗衣粉中对斜生栅藻96 h生长期中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洗衣粉中的除了促进藻生长外,其浓度过低或过高都会抑制藻的生长.由实验结果可得,对藻生长的富营养化作用和毒性作用取决于浓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159.
污泥龄对LSP & PNR污泥减量新工艺运行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分析污泥龄(SRT)对富污水除的LSP&PNR污泥减量新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延长污泥龄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厌氧释能力,但不影响其总的除率,同时的回收比例增大,当SRT=50 d时,回收率取得最大值70.4%;LSP&PNR系统污泥龄增加,还有利于污泥产率的降低。试验还发现,排富污水除的长污泥龄LSP&PNR系统的除效率与污泥产率之间不存在制约关系,即系统可以同时获得优异的污泥减量与生物除效果,当SRT=50 d时,每降解1 kg COD仅产生0.143 kg污泥,而除率达最高值928%;LSP&PNR系统中SRT、DO与SV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供氧充足(DO=0.8~1.5 mg/L)条件下,SRT增加,SVI越高,但对于SRT为50 d的LSP&PNR系统,稳定运行时没有污泥膨胀之虞。  相似文献   
160.
中国磷石膏资源化管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膏是湿法生产酸工艺过程中的伴生物,产生量巨大,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正在国内悄悄兴起,对石膏的规范管理也势在必行.阐述了美国石膏的产生以及管理的现状,对比中国现有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及管理的现状,为中国石膏的资源化管理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