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94篇 |
免费 | 219篇 |
国内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793篇 |
废物处理 | 63篇 |
环保管理 | 1024篇 |
综合类 | 2356篇 |
基础理论 | 115篇 |
污染及防治 | 78篇 |
评价与监测 | 44篇 |
社会与环境 | 356篇 |
灾害及防治 | 2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136篇 |
2022年 | 170篇 |
2021年 | 179篇 |
2020年 | 106篇 |
2019年 | 97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122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675篇 |
2013年 | 411篇 |
2012年 | 504篇 |
2011年 | 492篇 |
2010年 | 453篇 |
2009年 | 480篇 |
2008年 | 545篇 |
2007年 | 536篇 |
2006年 | 531篇 |
2005年 | 447篇 |
2004年 | 231篇 |
2003年 | 150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7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正>因交通事故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巨额的财产损失,其危害性早已被人们所深刻认识。在道路行车事故逐渐成为社会一大公害的今天,道路行车安全也就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追求的目标。汽车在道路交通运输中由三大要素构成,即人、车、路,而人又 相似文献
202.
203.
鲁力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14,(6):44-44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更加突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事前预防.重点强化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重大安全隐患加大处罚力度:二是强化政府监管,完善监管措施,扩大监管范围,严肃查处监管人员失职、渎职、不作为行为; 相似文献
205.
氯碱生产中,氯气系统压力不易控制,容易发生泄漏爆炸事故。为解决这一难题,保证安全生产,金川公司化工厂于1996年设计并安装了一套氯气压力自动检测调节系统,经过两年的实际使用,达到了稳定氯气系统压力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6.
《劳动合同法》实施3年来,改变了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劳动合同订立、解除方面,增大了对劳动者的权利保护力度。该法第四十八条和第八十七条,赋予了劳动者针对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两项权利,即继续履行权和要求赔偿权。但实践中,不少私营企业,特别是一些小型的加工制造、劳务用工企业,管理不规范,用工随意性大的弊端仍然非常突出。老板的一句话往往就可以决定劳动者在企业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7.
20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城市已成为最大的碳源,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对大气二氧化碳的贡献成为碳循环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和一年的涡动观测系统观测数据,结合地理信息技术(Arc GIS)和通量计算工具(Eddypro及ART Footprint Tool)以及碳通量足迹模型分析了上海奉贤大学城碳通量足迹特征,基于此探讨不同下垫面类型,包括以草本和木本等透水层为主的下垫面(称为自然系统),以建筑物、道路等不透水层为主的下垫面(称为社会系统)碳通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风向上,碳通量贡献区范围随着大气稳定度的增加而扩大。大气处于稳定条件下,非主风向上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最大范围1 100 m)比主风向上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最大范围780m)要大;当大气处于不稳定条件下时主风向和非主风向下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相差不大(最大范围分别为321和351m)。2)不同下垫面其源汇特征不同,以绿色植物为主的自然系统年碳通量均值为–4.1μmol/m~2/s,表现为碳汇;社会系统的年碳通量均值为8.6μmol/m~2/s,表现为碳源。3)自然系统的碳通量日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分异,变化特征大致呈"U"型;社会系统的碳通量日变化没有明显的季节分异,变化特征大致呈"M"型。绿色植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大气二氧化碳有降低作用,结合自然和社会系统的碳通量变化特征可以为以后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建立低碳城市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09.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36个城市为例,构建了经济发展、城市化、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模型评估了36个城市2011~2013年的耦合度,并利用GIS技术分析系统的得分与耦合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36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化和社会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比较相似,三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存在显著性的地区差异。36个城市生态环境得分均值很高,城市之间差异很小。从耦合度的空间分布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明显存在3个高耦合度的聚集区域,即长株潭城市圈,武汉-南昌(含鄂州、黄石和九江)城市带和鄂北4市,即十堰、襄阳、宜昌和荆门。最后,36个城市之间耦合度的差异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10.
基于生态压力视角的长三角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是威胁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基于生态压力视角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为研究区,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基础上采用景观连通性指数识别生态源地,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并结合夜间灯光数据识别生态压力热点区,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提取生态源间廊道和生态压力需求廊道,从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源地总面积为25 581.4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20%,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和浙西浙东等地;生态压力热点区集中在上海、苏州等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生态源地与生态压力热点区在空间上并无重叠,生态供需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失耦。(2)生态廊道网络由生态源间廊道和生态压力需求廊道组成,生态源间廊道总长度为2 459.13 km,呈现"两纵一横"的空间格局,适宜修建宽度为1 200 m;生态压力需求廊道总长度为1 186.71 km,呈现以生态源地为核心的空间组团特征,一般、较高、高压力需求廊道的适宜修建宽度分别为750、550和100~200 m。(3)划分了生态保育区、生态控制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