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183篇
基础理论   96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为分析甘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探讨物种多样性的形成规律及维持机制,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采集数据信息,并通过RAD软件程序包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中间膨胀”模式,海拔3500m处群落物种多样性达到最大.利用5个模型对海拔梯度上全部物种多度分布进行拟合发现,甘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符合生态位模型,尤其是geo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同时也说明生态位分化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起主要作用.常见种多度分布的最优拟合模型为geo模型,其与全部物种的最优拟合模型一致;而稀有种多度分布的最优拟合模型为rane模型,说明常见种是影响不同海拔梯度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其对群落生产力和稳定性的维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稀有种因其独特的功能性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群落结构,二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共同维系着高寒草甸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72.
为筛选中华猕猴桃(A.chinensis Planch.var.chinensis)与软枣猕猴桃(A.argute(Sieb.&Zucc)Planch.ex Miq.)种间杂交亲本,对两类猕猴桃进行染色体倍性测定、物候期调查和果实感官品质、主要营养成分、耐藏性评价。结果表明:①软枣猕猴桃均为四倍体,中华猕猴桃既有四倍体又有二倍体。②两类猕猴桃的萌芽期、展叶期、花期接近,但软枣猕猴桃果实成熟期和休眠期较中华猕猴桃早。③两类猕猴桃果实感官评价指标呈现差异,中华猕猴桃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软枣猕猴桃。④受试材料中,HN-AA-03067的VC含量最高,‘魁绿’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最高,‘金实1号’耐藏性最好。  相似文献   
73.
厌氧消化常作为高负荷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的手段,经济高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过程由不同的微生物群体介导,微生物之间形成共生关系,从而克服代谢过程的热力学障碍.在共生关系中,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过程极其重要,有机物氧化菌与产甲烷菌一般通过种间氢或甲酸传递进行种间间接电子传递.随着研究进行,人们发现了电子传递效率更高的直接种间电子传递,可实现微生物之间直接电子交换,而不需要如氢气、甲酸等作为电子传递载体.目前研究已表明具有导电性质的材料如某些碳材料以及铁氧化物能够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为加深对种间电子传递的理解以期提高厌氧消化效率,本文陈述了厌氧消化种间氢传递和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机理以及非铁氧化物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铁氧化物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进展,并分别从热力学、动力学、理化性质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铁氧化物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4.
2015年8月,对秦山岛周边的10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定量调查。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法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7大类31种,其中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各10种,节肢动物5种,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各2种,纽虫类和腔肠动物各1种;密度优势类群为软体动物,占总密度的35.00%,生物量优势类群为脊索动物,占总生物量的49.35%;优势种分别为红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棘刺锚参(Protankyra bidentata)、内卷原盒螺(Eocylichna involuta)和微角齿口螺(Odostomia subangulata)。大型底栖动物密度为站位St.6最大,为115 ind./m2,St.2最小,为20 ind./m2,平均值为70 ind./m2;生物量St.3最大,为197.25 g/m2,St.9最小,为2.56 g/m2,平均值为54.04 g/m2。秦山岛受污染压力、人为活动干扰和生境限制能因素影响,多样性偏低,优势种为耐污的软体动物、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但其主要为K对策种类,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轻度干扰,但群落结构仍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75.
区域灾情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和灾害种类与灾情强度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灾情强度进行合理的评价。首先用灾次指数Di和灾种指数Di′来量化单灾种的多发性和多灾种的群发性,提出了计算Di和Di′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量化灾情强度指数Q的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单区域和多区域中多种灾害发生的情况。对北京市怀柔、平谷和海淀3个区进行了模型的实例应用,考虑洪灾、冰雹灾和旱灾3种灾害情况,结果表明,怀柔区的灾情强度指数高于平谷和海淀区,3种灾种中冰雹灾的灾情强度指数高达42.76%。  相似文献   
76.
麦种应用包衣技术,不仅能够防治苗期病虫鼠害,有利于麦苗健壮生长,而且具有省种、省工、省药等节本效果。现将麦种包衣及播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7.
大气气溶胶中元素种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化学逐级提取流程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简称IAEA)气溶胶、室内和室外气溶胶、煤飞灰中元素的组成和种态进行了分析,应用仪器中子活化法测定了各种态中元素的含量,计算出元素在各种态中的分配比例。按照气溶胶中元素不同种态的环境和生物活性以及主要来源来分类,评述了元素在环境和生态系统中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并对气溶胶中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作出了初步的探讨。实验数据表明,气溶胶中的不同元素在各种态中的分布是有差异的。地壳来源元素中,Sc,Al,Fe和Ti主要分布在不溶物态中,稀土元素主要分布在氧化物态和不溶物态;不溶物态沉降到地表后不易进行迁移和转化,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氧化物态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反应。Mn在气溶胶中主要分布在水可溶态和氧化物态,环境可交换性要比Al,Fe,Ti等大得多。人为来源元素的环境可交换态的比例都比较高,这说明它们通过干、湿清除过程沉降到地表后,水可溶态可以直接进入水循环;碳酸盐、氧化物和有机物态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进入生态环境中,对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8.
79.
磁种凝聚-磁分离技术处理含Ni~(2+)电镀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磁种凝聚 磁分离技术处理Ni2 + 电镀废水。首先进行了磁种凝聚的试验 ,研究了pH、磁种、聚丙烯酰胺对Ni(OH) 2 沉淀物与磁种凝聚成“磁性矾花”过程的影响。其次进行了从废水中脱除磁性矾花的磁分离试验 ,考查了磁分离器的磁场强度对磁分离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经这种方法处理后 ,废水中Ni2 + 的去除率达到 99%以上 ,出水中Ni2 + 浓度为 0 4 2mg L ,而且Ni2 + 可以回收 ,磁种经酸泡后可以循环再用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