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998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436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多环芳烃作为持久性高毒性的有机污染物,一直受到广泛关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因特异性强、快速、便捷等优点而广泛使用。建立了芳香烃受体介导的类酶联免疫竞争方法(类ELISA),用于检测环境中多环芳烃类物质的含量。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检测了5种多环芳烃萘、苊、菲、荧蒽和芘,同时比较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在灵敏度、准确性和重现性等标的差异。HPLC检出限为2.70~10.71 ng/mL;GC/MS的检出限为2.60~24.40 ng/mL;类ELISA的检出限在1.24~3.10ng/mL。HPLC的加标回收率为58.03%~106.69%;GC/MS的加标回收率为88.16%~154.83%;类ELISA的加标回收率为74.67%~121.84%。HPLC的变异系数为4.26~9.03;GC/MS的变异系数为1.44~5.82;类ELISA的变异系数为2.56~8.16。结果表明,类ELISA方法灵敏度较好,准确性较高;而GC/MS方法重现性较好,检测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有强大竞争力的根本标志。世界各国在争夺人才的同时,都在致力于普及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增强国家韵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加强科普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7.
时尚科技     
《防灾博览》2010,(4):86-87
<正>据美国《大众机械》杂志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DNA"折纸术"到骨整合技术,一系列"大想法"受到期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未来我们将有机会触摸压电显示器,也有机会购买自己的第一辆超级电容动力汽车。1仿人机器人欧洲的一组科学家正致力于缩小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差距。他们研制的仿人机器人原型能够高度模拟人类的身体结构。在这种仿人机器人体内,有一副由热塑性  相似文献   
998.
基于SEM的企业安全氛围诊断与测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回顾和总结国外安全氛围诊断与测评的典型结构方程模型(SEM)。提出安全氛围需求-认知-参与模型及5因子结构,采用LISREL8.53软件对模型中的安全需求、安全认识、安全参与、安全地位、安全实施各因子及要素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安全需求、安全认识、安全参与因子与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生产经营中的安全态度具有正效应;安全地位和安全实施因子,能反映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99.
《劳动保护》2010,(2):115-115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劳动防护专业委员会网(http://www.china—sclp.org.cn/).是由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劳动防护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行业网站.以推动我国劳动防护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为己任。充分利用可联网服务面广、传输速度快、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特点.帮助会员单位准确、及时地了解劳动防护行业的最新政策导向即法规标准.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随着安全防范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及市场需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发展。其技术及产品已经大量地进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新一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受光照、姿态、表情等不同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小,向多模态和多种生物特征融合技术方向发展,更易于集成分析、监控、管理为一体的设备,实现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自动化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