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9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11篇
安全科学   379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885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118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邢东矿实际情况,从主要通风机选型、扩散塔气动性能等方面入手,阐述空气动力噪声控制的几项措施。旨在解决邢东矿设计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噪声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42.
宋秀华 《山东环境》1998,(A12):24-25
用氯仿萃取高浓度挥发酚测定中,通过稀释充分反应后的显色液,可提高待测组份的萃取率,以达到准确测定的目的,提出了较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3.
简要的回顾水流横向扩散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三种用实验求算横向扩散系统的方法,并就嘉陵江的示踪剂扩散试验以及利用现有的扩散系数资源,推求非试验江段的扩散系数的计算式作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44.
基于GIS的船运液体化学品溢漏大气扩散模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船运液体化学品溢漏事故上,利用Mapinfo自带的二次开发工具MapBasic对船运液体化学品溢漏大气扩散模拟系统进行开发研究,介绍了系统设计的总体结构,系统的功能模块,详细叙述了系统的建设过程,数学模型建立,数据库建立与管理,编程语言及其关键技术,系统能连续运态地模拟显示溢漏化学品大气扩散污染范围,为应急反应科学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45.
被动扩散技术以其低成本、操作简单、空间覆盖率较高等优点已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调查,辽宁省环保局通过欧盟项目引进,本技术在葫芦岛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应用有4年时间。依据4年环境空气被动扩散管监测基础数据,分析了解葫芦岛市城区大气中NO2时空分布特征:高浓度值出现在交通区,季节上呈现春季明显低于其它季节。  相似文献   
46.
马严  朱岩 《上海环境科学》1996,15(11):34-35
1 引言 在测定废水BOD_5时,稀释系数是至关重要的参数。稀释系数不同,稀释倍数则不同,BOD_5的测定结果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一般COD_(Cr)反应或TOC反应,基本上是完全进行。而BOD_5的反应不会完全进行,其氧化程度和氧化速度因废水种类和浓度不同而相差很大。例如,测定含小分子量的有机废水的BOD_5时,氧化速度很快,氧化程度很彻底;反之,测定含大分子量的有机物和固体悬浮物废水的BOD_5时,氧化速度很慢,结果偏低。所以,不分废水种类而通用一组稀释系数是不合理的,不同种类的废水,应该有不同的BOD_5稀释系数。  相似文献   
47.
周渊 《环境工程》1994,12(3):59-62
本文通过进一步理论论证,全面完善了“静风条件下气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的计算方法”一文的计算,并提出了所有大气稳定度下的χm及P的全部计算式.  相似文献   
48.
长江,嘉陵江重庆城区段二维水质对流扩散数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二水质对流扩散数学模型的有限差分解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同时对距离步长,时间步长计算,网络内水深,流速,横向扩散系数的求取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9.
50.
一、前言在检验大气扩散模式的可靠性时,直接通过野外现场测试来进行验证,是比较理想的,也是最可靠的检验方法之一。它可综合各种自然因素对污染物扩散的作用和影响。通常采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