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96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08篇
综合类   568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代海军 《劳动保护》2021,(12):26-27
为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2021年9月1日起实施的《安全生产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本刊"特稿"栏目从2021年11期开始转载由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法律研究所副所长代海军博士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条文理解与适用指南》一书的部分内容。主要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的主要内容、条文的立法原意、适用和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等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22.
历史上,澳大利亚各州都采纳19世纪英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特别如1878年工厂法,以及后来的1901年工厂法),因此,直到1970年,每个州都有一部执行英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模式的法令。这个传统法规模式主要依靠一套详细而繁琐的具体标准。它由独立的州监察员负责执法监察,监察员被赋予广泛的监察权力,依靠警告、教育和劝告等执法手段劝戒守法,最后的手段是按刑法起诉。这种传统的标准法规优势在于责任人明确知道自己做些什么,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人员也比较容易执法。  相似文献   
923.
中国的湿地保护政策与法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中国湿地的状况 中国湿地面积广大。据统计,现有沼泽、湖泊、滩涂、盐沼地等天然湿地2500万公顷,稻田等人工湿地3800万公顷,共计6300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仅次于加拿大、美国和俄罗斯)。其中许多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国际性水禽栖息地,每年约有200个种的数百万只迁徙水禽在此中转停歇和栖息繁殖。亚洲37种濒危水禽中,在中国湿地就发现了 31种。全世界鹤类共有 25种,中国湿地就占9种。同时,中国湿地还养育着许多珍稀的两栖类和鱼类特有种。目前,中国湿地生活繁殖的鸟类就有 300多种,占全国…  相似文献   
924.
水权制度及其立法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论是人 类文明的起源 和发展,还是 现代社会的安 定和进步,都 离不开水。水 的利用不仅关 系经济的发 展,而且影响 到人们的生 活,甚至引起 区域争端和国 际争端。水权 制度作为水资 源法律制度的 核心,其对水 资源归属的界 定,直接影响 水资源的利 用、流转和管 理。因此,世 界上大多数国 家对水权都有 明确的规定。 本文通过分析 我国水权制度 的现状和立法 的完善,探寻 有效的水资源 管理机制,以 期对我国的水 资源管理有所帮助。 一、水权制度的发展变迁 水权有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类型。英国长期实行沿岸权,规定水权属于沿…  相似文献   
925.
翟永洪 《青海环境》2000,10(2):95-96
通过具体实例,找出立法中存在的不足是造成有法难依、执法难严、违法难纠的主要原因,并建议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建立统一协调不同层次的环境立法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926.
环境伦理学是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确定某种规范,因此,它才可以成为环境立法的依据和基础.因为法律本身也是根据人性的要求来进行规定和限制的.法律代表着人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27.
70年的中国环境立法,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进入生态文明新阶段。起步阶段是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发展阶段是从1979年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进入生态文明新阶段是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历史表明,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环境立法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提到工作日程,并取得一定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取得历史性进步。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发现我国环境立法依然存在立法质量不高、立法体制机制不够合理、实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此,应当根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明确新时代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加快环境法律的立改废释工作,切实提高环境立法质量,补齐生态保护立法的短板,积极推进相关法律的生态化,加强配套环境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加快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实现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28.
李和平 《环境》2006,(12):21-21
首先,在战略上,政府应务实求新,制定和完善广东可持续发展新战略,对环保工作进行全面规划; 第二,在法律上,应重视通过立法和执法来推动环保工作,特别是通过立法保护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29.
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形成了重大威胁。我国已经在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和控制清除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中的某些薄弱环节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仍存在防控成效不足等问题。在分析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形势以及涉及外来入侵物种的不同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体系建设的进展和存在问题,提出树立正确防控指导思想、合理界定防控对象、建立健全防控法律体系、完善防控体制机制和开展综合治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0.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改后,所有“设区的市”都获得了地方环保立法权。在拥有地方环保立法权后,广西地方环保立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仍存在立法地方特色不足,不同地区立法同质化,立法时间成本投入不足,立法公众参与度不足,立法内容原则化、抽象化,立法偏重事后惩罚,没有做到以预防为主等问题。新时代地方环保立法的完善,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完善地方环保立法须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优化民主立法机制,加强公众参与,加强立法队伍建设,提高立法技术,并在立法之后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境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