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39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384篇
安全科学   13436篇
废物处理   260篇
环保管理   2476篇
综合类   10071篇
基础理论   703篇
污染及防治   358篇
评价与监测   604篇
社会与环境   373篇
灾害及防治   469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610篇
  2020年   509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464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2411篇
  2013年   1197篇
  2012年   1613篇
  2011年   1563篇
  2010年   1263篇
  2009年   1387篇
  2008年   1410篇
  2007年   1251篇
  2006年   1269篇
  2005年   1415篇
  2004年   1756篇
  2003年   1696篇
  2002年   1004篇
  2001年   717篇
  2000年   599篇
  1999年   578篇
  1998年   556篇
  1997年   537篇
  1996年   512篇
  1995年   438篇
  1994年   338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建立建设项目环保预审制 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2.
三、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制度一共介绍13项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打“*”和“**”号的,就是我们习惯上所称的八项制度,其中有6项在《环境保护法》中做了规定;有2项在环保法上没有做法律规定,而在1990年的国务院《关于  相似文献   
93.
承压设备属特种设备范畴 ,是化工生产的主要工艺设备 ,由于其具有事故率高、事故破坏性大等特点 ,强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将就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4.
9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摆在各级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面前的紧迫任务是尽快熟悉WTO法律体系框架。世贸组织的所有协定和协议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是今后我国地方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依据。  相似文献   
96.
97.
近几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在我国可谓方兴未艾,回归大自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五·一”放长假期间,各地纷纷打出“生态旅游”的招牌吸引游人。但由于一些旅游开发项目缺少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也出现旅游开发到哪里,污染与破坏就带到哪里的苗头。生态旅游开发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规划开发不当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第二,游客过度进入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破坏;第三,消费者进入以后产生的垃圾污染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而造成的破坏。据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一些自然保…  相似文献   
98.
99.
流动人口的安居乐业既是衡量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重要标尺,也是检验城镇化成果的主要方式。文章从财政制度和财政资源双重视角出发,构建了政府财政能力影响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分析框架,基于2014—2018年国家卫健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能力与公共服务供给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样本期内,政府财政能力增强与公共服务供给增加均有助于提升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且在公共服务影响居留意愿的路径中,财政能力表现出增强型调节作用。②分区域检验发现,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对公共服务的关注度更高,但财政能力对公共服务供给的调节效应较弱,需求侧与供给侧不匹配反映出财政职能履行存在短缺,中部地区财政能力对公共服务供给的调节效应最强。③财政能力方面,财政汲取能力提升会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正向影响,财政自主权、财政配置能力、财政透明度均产生干扰型调节作用。④公共服务方面,政府财政能力增强主要体现在硬公共服务增加上,并对流动人口产生正向溢出,而针对软公共服务的户籍限制会削弱居留意愿;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发现,人均GDP差异的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财政激励以及由此引发的政府策略行为,当地区人均GDP跨越门槛值后,政府财政能力对软公共服务的调节作用由促进转为抑制。研究认为,应尽快改革公共财政制度,矫正不当的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增加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切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