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90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613篇
基础理论   110篇
污染及防治   200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891.
聚硅酸盐复合絮凝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成了聚环氧琥珀酸-聚硅酸铁锌复配物(PESA—PSFZ),并对其稳定性和絮凝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SA—PSFZ较聚环氧琥珀酸一聚硅酸复配物具有更高的Zeta电位及更好的去浊效果,沉降速率快,适用的pH范围广;当PESA—PSFZ加入量为6mg/L时,对模拟废水的浊度去除率达99.2%;当PESA—PSFZ加入量为20mg/L时,对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达87.3%。  相似文献   
892.
含羧甲基淀粉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酸性铝盐和碱式铝盐为基本原料,引入羧甲基淀粉,制备新型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PASC).分别对硅藻土悬浮液和染料溶液进行絮凝实验,并与传统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进行对比实验.对于不同初始浊度的硅藻土悬浮液,当剩余浊度达1 NTU时,PASC加入量较PAC分别减少57.56%~75.31%.PASC加入量为12 mg/L时,分散橙染料溶液色度去除率达98.14%;PASC加入量为18 mg/L时,活性红染料溶液色度去除率达81.18%.  相似文献   
893.
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PACSAM的制备及其脱色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曾媛  蒋文举  金燕  刘红娅 《化工环保》2007,27(3):263-267
以聚合氯化铝(PAC)和淀粉-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ST-AM)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PACSAM)。考察了PACSAM对活性染料、直接染料模拟印染废水及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并初步探讨了絮凝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很宽的pH范围内,PACSAM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脱色性能;在PACSAM加入量为25m g/L时,PACSAM对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率、COD去除率、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6.4%,92.1%,98.5%,废水处理效果明显好于壳聚糖和PAC。PACSAM的絮凝机理包括化学反应、分子间氢键、电中和及架桥作用等。  相似文献   
894.
中国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降解性能好、应用广泛、成本低、操作简单及不会导致二次污染等优点,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研究状况,系统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条件、产絮凝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以及中国目前利用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现状,并指出了微生物絮凝剂生产的现存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95.
从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筛选获得性能稳定、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达75%以上的菌株20株,其中编号为Ⅰ-18的菌株培养液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达85%以上,经鉴定为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实验表明,该菌株以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为碳源,以质量分数均为0.15%的蛋白胨与尿素组合为氮源;生长与分泌絮凝剂的合适温度为30℃,适宜的pH为7.0,最佳培养时间为80 h.利用该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水性油墨废水效果明显,15 min浊度去除率达98.7%.  相似文献   
896.
铝系絮凝剂深度处理酵母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PAC)为主深度处理酵母废水,研究了pH值、絮凝剂投加量对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以及有助凝剂助凝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对硫酸铝絮凝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97.
短芽孢杆菌RL-2絮凝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编号为RL-2的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产生的生物高分子,经研究发现是一种对高岭土悬液有较高絮凝活性的阴离子型絮凝剂.对絮凝剂的热处理及酶处理表明,其活性成分为多糖;经茚三酮试验,Molish反应,薄层色谱及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絮凝剂为一种阴离子型多糖絮凝剂;ζ电位测定及絮凝剂与高岭土颗粒之间结合键的检测表明,絮凝剂与高岭土颗粒间的结合力为氢键,絮凝过程基于"桥联"机理;絮凝剂和高岭土在絮凝剂的活性部位--多糖中的羟基或羧基以氢键相结合,经架桥作用絮凝沉淀.  相似文献   
898.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出絮凝剂产生菌菌株,经过驯化培养后,以发酵液对高岭土混悬液的絮凝效果为指标,筛选出2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对2个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3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是碳源为葡萄糖(20g/L),氮源为酵母膏(2.5 g/L),培养温度为28℃,初始pH值为8,通气量为50 r/min;菌株S21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是乙醇(15 g/L),氮源为复合氮源(酵母膏 脲 硫酸铵)(1.6 g/L),培养温度为28℃,初始pH值为9,通气量为200r/min.  相似文献   
899.
复合型聚合氯化铁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聚合氯化铁(PFC)的几种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利用氯酸钠作氧化剂直接氧化钢铁盐酸酸洗废液的方法制备PFC.针对目前PFC得不到广泛应用的实际,提出了针对PFC的多种改性方法.如在聚合铁的制备过程中引入聚硅酸该絮凝剂同时具有电中和及吸附架桥作用;又如加入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制成的聚合氯化铝铁,加入有机絮凝剂制成的有机铁盐复合絮凝剂.并且提出了聚合氯化铁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00.
生物絮凝剂在啤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生物絮凝剂处理可生化性的啤酒废水,对生物絮凝剂投加量、生物絮凝剂处理的适宜pH值、温度、金属离子影响等条件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绘制出单一因素对生物絮凝剂处理效果影响的曲线,确定生物絮凝剂处理啤酒废水的最适条件.经过5d处理,啤酒废水中COD去除率可达90.53%;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4.08%;絮凝率可达87.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