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泾县,近年来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尤其是天然原始的风光、星罗棋布的徽派民居建筑群,遍布于县境内各个地方,掩映在群山绿丛中,更是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相似文献   
12.
王长生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4):349-350,366
大巴山地处川、陕、渝的接合部,大气质量较好;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这里矿产资源较丰富;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局部保存有原始森林,具有重要的科研、经济价值;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是开展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的极好地区.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开发在资源、市场、管理以及区域基础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需要从资源整合、宣传促销、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区参与、培育红色氛围和刺激旅游消费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提高,以促进安徽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窦蕾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3):303-304,285
山东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红色旅游的先决条件。阐述了山东省红色旅游资源概况,分析了该省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劣势和红色旅游客源市场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红色旅游的开发策略以及在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鸿  许春晓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7):1792-1810
借助“百度指数”,获取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网络关注度,结合区域差异分析法、景区偏好系数分析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揭示其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从时序上看,2011—2019年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网络关注度持续上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呈“M”型变化形态。(2)从区域上看,东—中—西部具有明显的梯度递减特征,区域差异呈东—西—中部依次递减态势,空间结构比较均衡,东部地区多位于热点区,中部地区多处于一般区,西部地区则属于冷点区,各省(市、自治区)存在一定季节性差异。(3)景区角度方面,景区的月际变化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和多峰型三种,单峰型季节差异显著,双峰型和多峰型的季节差异较小,景区偏好类型呈“金字塔”结构,具有“多中心”分布特征,整体格局相对稳定。(4)影响因素方面,客源地网络发展水平的贡献>人口规模>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而旅游恩格尔系数的影响不显著,目的地的星级酒店数量、旅游化水平、市外交通可达性是重要影响因素,信息化水平、空气质量、旅行社及公共管理能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他因素影响力较小。  相似文献   
16.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面临着的现实需求和复杂问题,迫切要求开展相应的系统性研究工作。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内154处重点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基于“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使用GIS、Gephi等研究方法,对其网络关注度和旅游流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红色旅游资源网络关注度普遍偏低、差异明显,5A级景区和重要人物是最受网络用户关注的资源类型;(2)旅游流网络结构松散、小世界效应显著,在湖南、贵州、陕西省内分别形成了“△”“网状”“双核”结构模式;(3)网络关注度与旅游流网络具有关联性和差异性,据此识别了湘中、黔川、陕北等重点红色旅游区,以及川陕、闽赣等红色旅游发展潜力区。基于以上分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以重点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实施分类施策、分段开发、扬长补短的发展策略。围绕高高、高低、低高、低低四种不同类型资源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并结合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分别采取“节点”“斑块”“廊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桑植红色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植县是一个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独特、红色旅游资源突出和自然景观优美的县域.通过分析桑植县的旅游资源现状,从而构建了桑植县红色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整合的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市场整合策略.参7.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苏州沙家浜红色旅游风景区为案例地,以数字田野调查为基础,剖析了红色旅游地资源的网络空间生产中“人—地”关系转变为“人—网—地”关系的过程,探索了红色旅游地资源的网络空间的多维生产模式特征。结论指出:(1)红色旅游资源网络空间打破了传统时空界限,单向的红色价值观传递转变为主客价值共创,体现了红色精神民主化生产过程;(2)红色网络流动性空间需面对红色教育、娱乐和审美等价值的多元性,空间多维主体以“遥在场”的方式产生了新的主客网络地缘争夺,即网络话语权的争夺;(3)传统游客转变为红色资源网络空间的消费者、参与者与生产者,去中心化特征明显,红色网络空间通过超文本表征和非计划互动得以建构,要求红色目的地官方在网络供给侧掌握更高水平的治理能力;(4)红色旅游官方主体尝试使用流行元素融入网络实践,但也展示出泛娱乐化的趋向,需在红色网络空间的多维精神建构中合理整合多元价值,促进集体情感的深度内化。  相似文献   
19.
红色研学旅行因其在青少年道德素养培育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青睐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旅游形式。井冈山依托深厚而独特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在发展红色研学旅行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党性教育"为主,着重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红色培训已成为其突出品牌。与之相比,针对青少年的红色研学旅行发展则略显不足。今后应在明确红色研学旅行的目的、构建具有特色的红色研学旅行课程、培养红色研学导师、注重红色研学旅行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推动井冈山红色研学旅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共生开发,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现象,研究意义重大。以湖南旅游资源为对象,以景区为共生单元,通过景区旅游资源类型结构确定红色主导、绿色主导、蓝色主导、古色主导、娱乐科教主导五类,依据景区质量指数和景区间便捷程度指数计算共生势能,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运用Ucinet和ArcGIS软件分析发现:湖南旅游资源共生势能存在五个等级,表现着纯利他的首要联络中心、利他主导的次要联络中心、对称互利的重要联络点、非对称互利的一般联络点、纯利己的松散联络点属性,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共生势能的显著优势。旅游资源共生系统由五大共生群落组成,红色旅游资源发挥了显著的组织作用,长株潭红色旅游资源为优势的共生群落的内部联系最紧密,具有良好的共生势能;湘南古色、红色、蓝色旅游资源共建,湘西绿色、古色旅游资源共建,湘西南绿色旅游资源为优势的和环洞庭古色旅游资源为优势的共生群落,内部联系依次降低;长株潭红色旅游资源为优势的共生群落与其他四个共生群落均有联系,与湘南古色、红色、蓝色旅游资源共建的共生群落之间联系较紧密,而湘南古色、红色、蓝色旅游资源共建的与湘西南绿色旅游资源为优势的共生群落之间联系较紧密。红色旅游资源是湖南旅游资源共生系统核心区的主体,核心区53个景区中,红色主导型景区占33.96%;长株潭红色旅游资源为优势的共生群落中占50.9%。研究结果表明,红色旅游资源表现着对湖南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支持作用和协同作用,体现了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