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7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567篇
安全科学   4779篇
废物处理   519篇
环保管理   2047篇
综合类   6657篇
基础理论   518篇
污染及防治   739篇
评价与监测   319篇
社会与环境   290篇
灾害及防治   284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502篇
  2014年   1552篇
  2013年   764篇
  2012年   1050篇
  2011年   1060篇
  2010年   822篇
  2009年   777篇
  2008年   895篇
  2007年   759篇
  2006年   874篇
  2005年   818篇
  2004年   829篇
  2003年   707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4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正《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水污染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清洁能源的利用,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技术,生物、生态工程与恢复技术,基于循环经济的污染综合防治技术,辐射与振动污染防治技术,其他环境系统工程与管理技术(包括环境信息集成技术、监  相似文献   
862.
正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内容务求论点明确、论证可信、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推理正确,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笔精练、图表规范,并且是未在其他公开发行期刊或正式出版的论文集发表的作品。稿件需要清楚地提出问题。对所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方法、原理与主要仪器设备,结果(包括主要数据)与分析以及结论等内容有清楚的描述。稿件涉及的研究项目应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在已有的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存量上,研制出新的技术方法、新  相似文献   
863.
在分析干流河岸带现状及生境区域的基础上,阐述了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的生态恢复对策、方法及技术。辽河保护区河岸带生态恢复应根据其特点确定河岸缓冲带的宽度,筛选适宜的植被类型,进行缓冲带的生态结构设计,重建河岸缓冲带草生、草灌、林木阻控带等植物群落系统。辽河保护区河岸缓冲带最小有效宽度设置为30 m,当河岸斜坡所占缓冲带比例15%时,河岸缓冲带宽度增加15 m。在河岸带生态系统恢复方法上,辽河保护区福德店—三河下拉段、柳河口—盘山闸段采用正常恢复法,清河口—拉马河口段采用坑塘湿地为主恢复,三河下拉—清河口段采用牛轭湖湿地为主恢复,石佛寺—柳河口段采用自然湿地为主恢复。  相似文献   
864.
辽河保护区在清河口—马虎山段100多km河道上的沙坑为建设坑塘湿地提供了基本条件,阐述了辽河保护区坑塘湿地恢复方法、水系连通技术、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在铁岭段、沙宝台段和石佛寺段建设30个坑塘湿地,通过修建宽2~3 m的连通渠实现坑与坑及坑与河道之间的水系流动,可形成三大坑塘湿地群。通过湿地下垫面整治、植被恢复、生境恢复及水文调控与管理恢复坑塘湿地生态系统,通过河流湿地水网建设和水生植物群落重建工程进行坑塘湿地建设,能够实现对干流悬浮物、COD Cr和氨氮的有效去除,增加蓄水量909万m3,有效改善辽河流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65.
正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内容务求论点明确、论证可信、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推理正确,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笔精练、图表规范,并且是未在其他公开发行期刊或正式出版的论文集发表的作品。稿件需要清楚地提出问题。对所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方法、原理与主要仪器设备,结  相似文献   
866.
新环保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在我国环境立法史上.这是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首次直接规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就立法技术而言.环境基本法中立法目的、基本国策和基本原则三个条款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867.
宁夏南部山区新修水平梯田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宁南山区新修水平梯田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持续衰退的问题,从梯田培肥技术、耕作技术和管理措施3个方面研究总结了宁南山区新修水平梯田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为提高宁南山区新修水平梯田生产力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68.
住建部、工信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安监总局和能源局昨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下管线普查,2015年底前完成普查并建立完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管线信息系统。住建部此前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要求,在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框架前,应该做好城市市政管网的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869.
采用top-down技术中的精密度法对环境水样中总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文章利用实验室内期间精密度实验结果、参加能力验证结果和实验室内标准样品的重复性测定结果,对实验室测量偏倚和精密度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并在保证实验室的测量过程处于统计受控状态下,参考能力验证的室间标准差作为测量不确定度的估计值。由于这种方法关注实验的整个过程,因此更能从整体上反映实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并且由于省去了传统bottom-up技术中复杂的实验设计和繁琐的合成计算,应用起来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70.
采用高温自蔓延技术处置铬渣,探讨了高温自蔓延技术还原解毒固化铬渣的机制。以铝粉和三氧化二铁作铝热剂,与铬渣充分混合,用镁条点燃引发自蔓延反应,最终得到铬渣固化体。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自蔓延技术能有效固化铬渣,铬渣的掺渣率高达44.94%。浸出实验结果表明:A组(铬渣原样)铬渣固化体总铬浸出浓度未检出;B组(铬渣原样+重铬酸钾)铬渣固化体总铬浸出浓度为0.117 76 mg/L,远远低于国标(GB 5085.3-2007)限值15 mg/L,六价铬浸出浓度未检出。XRD分析表明:铬渣还原解毒固化机制主要是六价铬在自蔓延反应中被还原为三价铬,再与其他金属化合物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生成含铬尖晶石,铬以离子键Cr—O的形式参与尖晶石的晶格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