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359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152篇
综合类   608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罗树人 《中国环境管理》2003,22(3):47-47,49
静电和湿法处理油烟是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油烟处理技术,对几种油烟处理设备的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总结了各自的工艺设计参数、使用特点及场合。  相似文献   
72.
编者按本文介绍了气溶胶浓度的表示方法以及各种气溶胶采样器和测量器的原理和种类,希望能给环境工作者提供参考,了解国外的测量方法和仪器种类。气溶胶的浓度和粒径分布是评价气溶胶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浮游粒子状物质”的定义为大气中浮游的空气动力当量直径在10μm以下的粒子状物质(以下称PM10)。由于粒子的粒径不同,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情况下,7~0.5μm和0.2μm以下粒径的粒子对人体的影响最大,能够进入人的肺部,7.07μm以下的粒子是造成职业病“尘肺”的元凶,故测量PM10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我国,测量…  相似文献   
73.
74.
分析了救灾行为的经济学特性,提出救灾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是一种人道主义救助,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投资活动。指出帮助灾区恢复生产是整个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分析阐明摆脱以往单纯将救灾看成是人道主义救助的旧观点,充分考虑到在经济社会里救灾行为的经济学特点,用经济学原理指导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75.
射频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监管信息采集中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林  董德发 《安防科技》2006,(12):41-42,49
在分析交通数据采集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获取交通监管信息的新方法,讨论了RFID在交通信息采集方面的典型应用.完成了射频识别读卡器的设计方案,整个系统以MSP430微处理器为核心,包括发射、接收模块,通过串口与交通控制机通信.重点给出了系统工作原理、电路原理图、软件工作流程.该系统能够实时地检测交通信息,以便进行有效监管,可广泛的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  相似文献   
76.
常天海  尹俊勋  黎曦  汪志成 《安全》2006,27(4):21-24
静电测试是整个静电防护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静电防护设计和管理的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静电基本参数中的静电电位、静电电容和静电电量的测试原理,并结合具体测试数据对测试的方法和仪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7.
区域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基于定量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区域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针对有多个重大危险源存在的区域,在对单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应用叠加原理得到描述该区域整体风险状况的定量评价结果。同时考虑了消防部门和医疗机构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积极作用,并将其量化为区域风险的补偿系数。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展示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区域风险评价方法不仅能够反映区域风险的分布状况,而且对区域重大危险源的规划和布局具有较好的决策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78.
《现代职业安全》2006,(2):96-99
想象“职安课堂”里有一把支撑思维的椅子、一杯静心敛气的清茶、一部摊开着的书。在纷繁忙碌的工作之余,希望这个窗明几净的课堂,能成为您知识的加油站。这一期的“专家讲座”里,我们请来了大家早已熟悉的隋鹏程先生,他将继续讲解其有着独到见解的安全原理。大家可能注意到在他的讲座标题后面的“2—1”字样,这表明本期是他第二轮讲座的第一次开讲。在此之前,隋老先生在本刊举办过的同题讲座,曾受到读者的欢迎。专家万世波先生则继续把另一种危险化学品形象化——味若苦杏仁的油状液体:硝基苯(C_6H_5NO_2),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使所有的行家或非行家都能有一个直观而明了的理解。工伤保险专家周华中先生的主题仍然不变,工伤保险制度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它和每一位劳动者息息相关。另外,“科技博览”保持上期风格,力求博、而且精,这是我们从最新的各种科技期刊中采集并浓缩后的精华。“有问有答”依然围绕大家最关注的话题,而“知识长廊”也尽可能地名副其实。我们非常欢迎您对此栏目的意见和建议,更欢迎您积极赐稿,将生产第一线的安全经验、安全知识介绍给大家。提一点小小的请求:如果稿件有图,请最好附上电子版的 jpg 格式的绘图。  相似文献   
79.
转基因食品是通过基因技术加入了外来基因或去除原有基因的食品。许多人担心,吃了转基因食品动植物的基因会转移到人体中。这是由于不了解基因作用原理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几乎任何食品都含有基因,不论基因的来源如何,构成基因的物质 DNA(脱氧核糖核酸)进入人体后,都会被酶分解破坏成小分子,不可能将外来遗传信息带到人的基因组里。从这个角度上说,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并没有差别。导致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担忧的因素还有: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物质或过敏源;自身能制造杀虫毒素的转基因作物,毒素可能伤害其他生物,或进入食物链威胁家畜与人类健康;转基因作物可能与野生亲缘作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抗虫害的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对其毒素有抵抗力的害虫获得生存优势,成为新的  相似文献   
80.
《现代职业安全》2006,(3):92-94
人是安全生产主体,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为防止因人失误造成事故,就要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失误进行追踪探讨,以制定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人本安全原理之一动机—行为模式1.动机行为过程动机是行为的本源,有如下三种机能:(1)始发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并将此行为继续下去;(2)选择机能选择行为目标,使行为朝着特定方向、目标进行;(3)强化机能动机对行为起着调节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