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05篇 |
免费 | 330篇 |
国内免费 | 24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42篇 |
废物处理 | 25篇 |
环保管理 | 368篇 |
综合类 | 1850篇 |
基础理论 | 208篇 |
污染及防治 | 93篇 |
评价与监测 | 117篇 |
社会与环境 | 239篇 |
灾害及防治 | 4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191篇 |
2022年 | 222篇 |
2021年 | 233篇 |
2020年 | 189篇 |
2019年 | 158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129篇 |
2016年 | 181篇 |
2015年 | 179篇 |
2014年 | 358篇 |
2013年 | 204篇 |
2012年 | 290篇 |
2011年 | 259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217篇 |
2008年 | 197篇 |
2007年 | 189篇 |
2006年 | 147篇 |
2005年 | 133篇 |
2004年 | 124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舟山渔场深水网箱养殖环境前期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舟山渔场深水网箱养殖的五个重要基地的自然环境状态、网箱分布情况、风浪流基本情况、海水理化因子指标等进行了连续4 a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5个主要深水网箱养殖海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海区有天然的屏障物,可避大风浪,海水水质除营养盐外均属于一类或二类水质标准,底质基本符合沉积物一类标准,养殖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此外海区环境变化监测结果表明:养殖前期,深水网箱养殖使得海区环境的营养盐提高了4.3倍,2005年后,增加的趋势得到了明显的抑制,趋于平稳.因此,深水网箱养殖需要通过加强水质管理,合理布局,科学养殖等措施稳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3.
144.
环境与生态系统资本价值评估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环境与生态系统资本价值评估中的概念界定、系统价值认定及评价模式选择等之类的问题成为相关研究中有争议的议题.鉴于此,对环境与生态系统资本价值评估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①在肯定环境与生态系统资本价值评估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对于环境与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要予以充分估价;②针对目前评价模式单一的现状,提出了整合类型与区域评估的新模式;③在分析了环境与生态系统的资本价值在空间上流动之后,认为应对价值的积累和流动过程给予充分关注;最后,提出了几条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5.
为推广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以炼铁工序为研究对象,从协同度、成本收益和环境影响3个维度评价炼铁工序源头、过程节能技术、末端治理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协同控制效益。从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度分析来看,源头、过程节能技术能有效推动炼铁工序污染物和碳排放的协同减排,而末端控制技术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减排不具有协同性。绿氢冶炼技术和熔剂性球团制备技术污碳减排协同度较高,此外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高炉煤气回收技术和高炉热风炉双预热能协同减少VOCs和碳排放。在当前我国碳交易价格条件下,从成本收益分析来看节能技术和污染物末端治理技术具有可推广性。随着碳交易价格的上涨,绿氢冶炼和碳捕集(CCS)技术减排成本呈下降趋势。绿氢冶炼技术、污染物末端治理技术最能有效地减少环境影响,其他节能技术也能相应减少环境影响,而现有条件下CCS技术的实施会增加对环境的影响。综合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协同度、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估,炼铁工序中源头防治和节能技术可作为我国现阶段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进行推广,随着未来碳交易价格的增长和能源的转型,绿氢冶炼技术和CCS技术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146.
147.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估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估的内涵与意义,探讨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估的对象、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8.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2):32
美国能源情报署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2012年美国能源消费导致的CO2排放量下降至了199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据美国环保网站mongabay.com报道,评估结果显示去年有53亿t CO2排放来自煤炭、天然气和石油消费,相比2011年下降了3.7%,同时相比排放量创下60亿t高峰值的2007年则下降了12.1%。 相似文献
149.
为探究连云港市碳排放特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以2011—2020年连云港市的碳排放量数据为核心,采用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以及岭回归方法进行碳排放量数据的“双向”分析。首先,根据连云港市2011—2020年能源消耗数据,“反向”核算出连云港市历年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连云港市碳排放量呈现逐年持续上升趋势;其次,选取人口因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为主要因素,构建了STIRPAT模型这一“正向”预测媒介,采用岭回归分析法得到了连云港市的碳排放量拟合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因素对连云港市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最后,通过情景分析法预设6种连云港市未来发展情景模型,对连云港市的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中增长-高减排的发展模式更适合连云港市,将于2030年以4 788.9万t的碳排放量实现达峰。针对这一发展模式要求,提出连云港市应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比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0.
承德市御道口地区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组成部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VEST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2020年御道口地区的产水与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演变,并采用情景模拟法分析评估气候要素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产水量与水源涵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御道口地区平均产水深度与水源涵养深度分别为103.26,81.66 mm,产水量与水源涵养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波动变化趋势;空间均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东北林、草地区域,低值区则主要集中于未利用地与西南部耕地区域;(2)各气候要素中,产水深度、水源涵养深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潜在蒸、散发量呈负相关关系;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的平均产水量贡献率最大(51.23%),林地的平均水源涵养量贡献率最大(50.77%);(3)1990—2020年,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变化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94.99%和5.01%,对水源涵养量变化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92.21%和7.79%,气候变化是御道口地区产水、水源涵养功能时空演变的主导因素,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