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9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5篇 |
废物处理 | 10篇 |
环保管理 | 37篇 |
综合类 | 206篇 |
基础理论 | 32篇 |
污染及防治 | 27篇 |
评价与监测 | 10篇 |
社会与环境 | 16篇 |
灾害及防治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71.
HRT对ABR处理低浓度废水的效果和颗粒污泥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效果检测、粒度分布与分形等方法,研究了ABR处理低浓度废水时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其运行状况和颗粒污泥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RT从24 h逐渐缩短到5 h,反应器保持了较高的有机物去除效果,运行稳定阶段的COD去除率多在90%以上,主要承担COD去除的格室由反应器的前2格逐渐过渡到中间3格室;反应器后面格室颗粒污泥的MLSS值随着HRT的缩短总体也呈增加趋势,MLVSS/MLSS值先降低后升高,前3个格室的MLVSS/MLSS值高于后2个格室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分形维数和粒度的变化表明,HRT为24 h和18 h时,ABR中颗粒污泥呈现表面光滑、结构密实和粒径逐渐增大的特点;HRT为12 h和8 h时,形成大而中空、表面相对不规则的疏松颗粒污泥; HRT为5 h时,水力扰动破碎、筛分以及微生物修补作用的综合影响导致颗粒污泥粒径减小、表面光滑、结构密实.在同一HRT下,ABR不同格室中颗粒污泥D1和D2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显示了沿着ABR格室,颗粒污泥表面变得光滑时对应的结构比较密实的特征. 相似文献
472.
473.
异丙醇增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沸水浴混合酸法消解,以异丙醇为增感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直接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硒的方法。实验表明2mol/L硝酸-4mol/L盐酸混酸能有效溶出土壤和沉积物中各种形态的硒。相对于1%硝酸基体,4%(V/V)异丙醇基体中硒的ICP-MS响应值提高了12.1倍;而且4%(V/V)异丙醇基体可有效抑制硒的质谱干扰。ICP发射功率和雾化气流速是影响异丙醇在ICP-MS测定过程增敏效应的主要因素。以78硒为测定同位素,方法检出限为0.005mg/kg,实际样品测定精密度均小于5%。用于测定土壤和沉积物国家标准样品并对其消解液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74.
为研究应急管理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协同效果,基于ISM二维云模型展开应急管理协同度研究。运用结构解释模型(ISM)剖析应急管理复杂系统内部的层次关系,依据影响因素递阶层次图构建应急管理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1种递阶中心度权重法用于求解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用中心度与层级系数反映各指标的重要性与结构性;将二维云模型引入到应急管理协同度研究,处理各指标预防阶段和响应阶段的模糊性与随机性问题;应用上述方法对京津冀应急管理协同度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应急管理综合协同度等级为良,3地各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沟通有待加强,需提高应急预案在响应阶段的可行性,同时加大预防阶段的科技支撑能力,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城市群的应急管理协同水平的持续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75.
476.
针对风险多维属性问题及船舶航行多种风险表现,提出基于二维灰云模型的LNG动力船航行过程风险推理方法.针对LNG使用及船舶航行2种作业方式,采用系统方法识别安全风险影响因素体系,确定2种作业方式下各风险体系指标变化权重,描述LNG动力船航行过程中LNG使用和船舶航行发生事故概率及后果;通过引人云模型,综合计算2种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477.
478.
479.
以模拟低浊微污染水为原水,硫酸铝[Al2 (SO4)3]为混凝剂,考察了3种常见混凝机理(电性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为主导条件下絮体的成长过程、二维边界分形维数(Dpf)和比表面积及其与混凝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吸附架桥为主导机理下絮体最大增长速率S (0.951)最快,达到稳定后絮凝指数FI最大(3.7%),二维边界分形维数Dpf最大(1.587),絮体呈块状且絮体间出现孔状间隙,比表面积介于网捕卷扫和电性中和之间[网捕卷扫(83.646m2/g)>吸附架桥(98.808m2/g)>电性中和(116.046m2/g)];FI值、S及Dpf变化与浊度去除率相关性较好,其相关系数分别达0.979、0.982和0.963,同时比表面积大的絮体吸附容量大,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相似文献
480.
为解决油气管道维抢修站队选址评价中主观决策问题,本文应用未确知测度与博弈论集对理论,建立油气管道维抢修站队选址评价模型.从站队选址的自然环境条件、工程作业条件、工程可实施性以及工程经济性4个层次确定12项评判指标,采用直线法构造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技术将G1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构造多指标未确知测度向量,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评价等级进行判定与排序.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国家管网公司所辖典型维抢修站队选址评价,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论证结果吻合.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为站队选址评价与安全决策提供新的借鉴和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