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28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389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碳源种类及其浓度影响污水处理反硝化过程中一氧化二氮(N2O)的释放。以往关于碳源对反硝化过程中N2O释放特性的研究多采用单一碳源驯化活性污泥,采用混合碳源条件驯化的研究尚少。利用序批式反应器,以蔗糖和乙酸钠为混合碳源驯化反硝化菌。采用批处理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乙酸钠、葡萄糖和两者混合)在不同碳氮比(COD/N)条件下,利用硝酸盐氮(NO3--N)或亚硝酸盐氮(NO2--N)进行反硝化时N2O的释放。以NO2--N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时,N2O释放量远大于以NO3--N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时的释放量。碳源种类影响N2O释放,其释放比从低到高依次为乙酸钠、混合碳源和葡萄糖。以乙酸钠为碳源且当COD/N较低时,由于NO2--N积累和内源反硝化,导致较多N2O的释放,而在碳源相对充足情况下释放量较少。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由于反硝化速率较低,N2O释放量大于利用乙酸钠时的释放量,同时释放量随COD/N比的增加而增加。在混合碳源条件下,反硝化菌优先利用乙酸钠进行反硝化,N2O释放量随COD/N比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82.
以实验室培养的4种除磷颗粒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X衍射法和SMT法对除磷颗粒污泥中磷(P)的形态和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同时利用加热法和超声法将除磷颗粒污泥中胞内物质和胞外物质分离,提取胞外聚合物(EPS),分析其中总磷(TP)的含量,并进一步研究除磷颗粒污泥的除磷机理。结果表明:除磷颗粒污泥中的磷与Ca、Fe、Al、Na、K、Mg等结合形成磷酸盐化合物,其中无机磷(IP)含量达97%以上,且IP中钙结合磷(Ca-P)含量在53.50%-82.73%之间;EPS的TP含量在34.87%-56.91%之间,说明除磷颗粒污泥中EPS对磷的去除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83.
生物炭作炭基肥缓释载体的能力与其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因此在制备炭基肥前有必要对不同原料和热解温度制备的生物炭的理化性质进行评价.以苹果枝条、棉秆和杜仲枝条为原料,通过生物质干馏设备在400、 500、 600和700℃热解温度下制备生物炭,并对生物炭的pH、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表面官能团和矿物组成等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生产成本评价生物炭用于炭基肥缓释载体的潜力.结果表明,3种原料制备的生物炭的产率均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400℃制备的苹果枝条生物炭的产率最高(37.4%).所有生物炭的pH值均>10,表现出强碱性.在400~500℃热解温度范围内,苹果枝条、棉秆和杜仲枝条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最大比表面积分别为265.262 7、 107.449 1和316.185 4 m2·g-1;当热解温度>500℃时,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减小.FTIR和XRD图谱分析表明,所有生物炭具有丰富的芳香结构,其中苹果枝条和棉秆生物炭含有较多的矿物组分,杜仲枝条生物炭为非晶生物炭.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当热解温度为5...  相似文献   
584.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3):191-199
文章基于2004-2017年中国物流业碳排放数据,从碳排放能源来源的角度,采用基尼系数收入来源分解法分析了中国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变动。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全国物流业碳排放基尼系数从0.191 9波动变化到0.240 4,地区差距有所变大,燃料油、天然气、煤油和煤炭产生的碳排放地区差距悬殊,柴油和汽油产生的碳排放地区差距较小。(2)汽油对物流业碳排放地区差距起缩减作用,燃料油和煤油起促增作用;石油对总差距贡献率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柴油为主,煤炭和天然气对总差距贡献率低于10%,煤炭略高于天然气。(3)物流业碳排放地区差距变动主要由石油的分配效应造成,受结构效应和交叉效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85.
铜尾矿坝及其周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建文  张红  李君剑  刘勇 《环境科学》2021,42(4):2056-2065
土壤真菌群落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重新构建.为了探究山西省垣曲县十八河尾矿坝及其周边土壤中真菌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多样性,本研究探讨了坝体草地、15 a杨树林、农田、10 a杨树林这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组成和碳源利用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研究区15 a杨树林地中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最高,坝体草地中最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是研究区的优势真菌类群,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所有样地中均有最大分布,其在坝体草地中的分布达到92.92%;15 a杨树林地中真菌群落碳源利用多样性最高,坝体草地中真菌群落碳源利用多样性显著高于农田和10 a杨树林地,坝体草地土壤真菌群落对糖苷类碳源的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余3种土地利用类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真菌群落丰度与土壤总氮显著相关(P<0.05),而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不相关.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与重金属Cd、As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与其他重金属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受重金属污染胁迫下,土壤中真菌群落更多受土壤肥力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而与土壤重金属浓度不呈线性关系.本研究结果对土壤真菌群落在重金属污染区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6.
587.
在实验室环境下利用生物滞留土柱模拟雨水径流污染物去除过程,通过向不同配比的沙壤土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发酵木屑(5%、10%),并控制添加位置(上层、下层以及混合添加)的不同,分析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外加发酵木屑有利于COD、NO_3--N和TN的去除,混合添加更有利于去除有机物和脱氮,且5%添加量较10%有着更好的去除效率。当添加量为10%时,淋失风险更大。12 h内碳源组溶解氧含量较对照组下降更为迅速导致硝化作用降低是碳源组NH_4--N和TN的去除,混合添加更有利于去除有机物和脱氮,且5%添加量较10%有着更好的去除效率。当添加量为10%时,淋失风险更大。12 h内碳源组溶解氧含量较对照组下降更为迅速导致硝化作用降低是碳源组NH_4+-N平均去除率低于对照组的原因。试验后期TP淋失现象严重是导致碳源组去除率降低的原因。因此,应控制发酵木屑添加位置为混合添加,且添加量为5%以促进生物滞留系统去除污染物。  相似文献   
588.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两株好氧反硝化菌NF21和FX32,由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NF21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FX32为氏菌属(Bosea).以复合菌NF21+FX32为对象,通过测定菌株的生长状况和脱氮特性,研究了缓释固体碳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内酯(PCL)和聚乳酸(PLA)对复合菌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S具有良好的释碳能力,60 h内的COD平均释放速率可达0.98 mg·L-1·h-1;复合菌NF21+FX32均可用缓释固体碳源PBS、PCL和PLA降解废水中的NO3--N,其中以PBS为缓释固体碳源时对NO3--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大于85%;NF21+FX32混合培养对废水中NO3--N去除具有协同作用,脱氮效果好于单菌株;以PBS为缓释固体碳源时,复合菌NF21+FX32更适宜于低浓度NO3--N废水脱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