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7篇 |
免费 | 198篇 |
国内免费 | 87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7篇 |
废物处理 | 138篇 |
环保管理 | 182篇 |
综合类 | 1656篇 |
基础理论 | 206篇 |
污染及防治 | 663篇 |
评价与监测 | 49篇 |
社会与环境 | 1篇 |
灾害及防治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113篇 |
2020年 | 97篇 |
2019年 | 108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99篇 |
2015年 | 134篇 |
2014年 | 189篇 |
2013年 | 159篇 |
2012年 | 158篇 |
2011年 | 149篇 |
2010年 | 141篇 |
2009年 | 176篇 |
2008年 | 140篇 |
2007年 | 184篇 |
2006年 | 153篇 |
2005年 | 148篇 |
2004年 | 99篇 |
2003年 | 102篇 |
2002年 | 86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开车的人都知道,在汽车玻璃上贴一层保护膜,既能遮阳,还能够防盗防撞,为乘车人增加一份安全保护。所以,贴玻璃车膜几乎成为买车人的第一选择。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如果选择不当的话,这薄薄的一层膜也会隐藏着致命的隐患。 相似文献
852.
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临界通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界通量在膜污染控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采用通量阶梯式递增法测定平板膜生物反应器的临界通量,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不同测定参数对临界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定临界通量过程中,当初始启动通量小于临界通量时,其对临界通量的测定值影响不大;当通量阶梯递增量增大时,临界通量的测定结果变小;当测定间隔时间段变长时,临界通量的测定结果相应变小.在测定临界通量时,推荐以下测定参数:通量阶梯递增量不大于4 L/(m2·h),测定间隔时间段取15~30 min;初始启动通量的选择要适宜,太大可能导致试验结果的误差. 相似文献
853.
854.
针对沈阳某药厂维生素C生产工艺中凝结水产量大、处理成本高和杂质复杂等问题,提出了采用反渗透技术对工艺凝结水进行处理。在前期确定的最优操作条件基础上持续运行,研究了运行临界通量、清洗时机和清洗方式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本工艺条件下,反渗透膜系统的临界通量介于1.1 L/(m2.min)到1.2 L/(m2.min)之间,斜率变点分析法确定的可逆膜污染周期为10 d;加强型清洗策略EFM(enhanced flux maintenance)的操作是针对不可逆膜污染的一种有效清洗方式,EFM持续30 min为宜,NaClO和NaOH都是有机污染的有效清洗剂,膜的平均恢复率分别为85.4%和81.6%,显示出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55.
856.
857.
膜生物反应器内流场动力学特性的PIV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膜面附近的气液两相流动力学特性对控制浓差极化和膜污染具有重要影响。应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内近膜面的液相流场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相分离技术灰度分辨法将通过PIV技术得到的气液两相流场图像中的液相速度场进行辨别,得到膜面附近的液相流场数据,并应用Tecplot软件计算得出液相流的涡量特性。在3 mm曝气孔径,2.5、3.0、3.5、4.5、5.5和6.5 m3/h 6种曝气强度下分析了膜面附近的液相速度场和涡量场。结果表明,曝气强度对液相流场和涡量场的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曝气强度可以使得液相速度和涡量增加,同时,分析了3 mm孔径下圆帽状气泡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为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研究经验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58.
采用一种具有旋流结构的多层层叠式空气隙膜蒸馏膜组件,以20 g/L氯化钠盐水为热工质,考察在70℃条件下膜污染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一个周期的连续运行和间歇性操作膜表面在高温下较快进入膜污染,8个周期后膜通量下降为初始通量的42%。膜表面有大量黄色附着物,电镜SEM分析显示,膜表面被不均匀堆积的颗粒状污染物及长方体结晶物覆盖,能谱EDS分析,污染物有极少量NaCl结晶的Na、Cl元素,还有O、C、Mg、Cu和Fe等元素。污染膜经5%盐酸溶液清洗后无机垢沉淀被去除,表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59.
纳滤膜在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纳滤膜技术处理MBR二级处理后出水,研究纳滤膜在垃圾渗滤液应用中回收率及进出水COD变化情况。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当MBR出水COD小于800 mg/L~900 mg/L,纳滤膜出水COD小于100 mg/L;纳滤系统直通式运行回收率40%~50%;内循环式运行回收率75%~80%,浓缩段回收率9.3%~11.8%,总回收率80.4%~82.0%;根据膜面运行流速要求,进膜的流量需大于8 m3/h;进膜压力、进水流量和循环流量是影响膜通量大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60.
探索利用在膜表面经过混凝预处理,调节膜-颗粒物作用行为的机制,从而改进超滤膜的净水效果是本文的研究核心.研究通过将AlCl_3及Al_(13)两种混凝剂形成的絮体以自然沉降的方式预先沉积在超滤膜表面,考察了对腐殖酸(HA)的去除情况及膜的净水行为.结果表明,使用Al_(13)混凝剂在膜表面沉积的絮体能更好的去除HA,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膜污染,而使用AlCl_3则会加强膜污染现象.随着Al_(13)混凝剂投加量从0.08 mmol·L~(-1)增加到0.18 mmol·L~(-1)时,对HA的去除率也从26%升高到34%,并在超滤膜表面形成预沉积层.在较高投加量0.18 mmol·L~(-1)时,Al_(13)混凝剂在膜表面形成的絮体分形维数(2.45)较AlCl_3(2.29)大,但Al_(13)形成的絮体粒径(300 nm)小于AlCl_3形成的絮体粒径(600 nm),致使在膜表面形成的沉积层相对致密.Zeta电位分析结果表明,Al_(13)混凝剂较AlCl_3混凝剂具有更高的正电荷,较易吸附负电性的HA分子,因此去除HA效果更好,提高膜通量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