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膜过滤技术在酸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桂银 《化工环保》1999,19(5):310-311
山东临沂化工总厂年产20万t硫基氮、磷、钾复合肥工程包括20万t/a复合肥、20万t/a硫酸、3万t/a磷酸、4万t/a合成氨、2万t/a聚合氯化铝5个主要项目。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可分为3类:硫酸、磷酸、复合肥、聚合氯化铝装置排放的酸性废水,合成氨装置排放的造气废水,生活污水。合成氨装置排放的造气废水采用传统的闭路循环工艺,废水经沉淀、冷却后回用,少量的外排废水同生活污水一并进行生化处理。酸性含砷、含氟废水则采用石灰中和、膜过滤技术进行处理。现将酸性废水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 酸性废水水量、水…  相似文献   
22.
膜过滤技术用于饮用水消毒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国外近年来在饮用水膜过滤技术方面的研究报告对膜过滤技术用于饮用水消毒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介绍与评述。文中对膜过滤消毒技术与其它几种常用的消毒技术进行了比较,并对膜过滤技术的消毒机理以及膜孔径、膜材料、操作条件、膜的负荷和选择性等几个因素对消毒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给出了膜过滤技术用于饮用水消毒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分析表明,通过对膜及操作控制条件的适当选择,膜过滤可以从水中全部或大部分地去除细菌、病毒和其它微生物体,可有效地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处理,是一种具有前途的潜在的消毒技术。  相似文献   
23.
印染企业丝光机排出的废碱液,Na0H质量浓度为3%~5%,废水温度在50℃~70℃,色度>1000倍,SS>400mg/L,含较多棉纱线等,为探讨废碱液回收技术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本中试系统采用"滤网过滤+板框压滤+陶瓷膜过滤+蒸发浓缩"的耦合技术,对丝光机排放的废碱液进行预处理及浓缩,中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可达到废碱液100%回用,处理后的碱液浓度可达15%~25%,SS<30mg/L,色度<100倍,达到印染行业丝光工序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4.
将某电镀废水原水按水质分类,分别进行沉淀、氧化等预处理,然后综合进行中和、生物接触氧化、沉淀等工艺,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地方污水排放标准,对部分出水进行砂滤、活性炭吸附、膜过滤处理等深度处理后达到回用要求。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中小企业处理含氰及多种重金属的电镀废水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
讨论了一些为提高生产力和降低成本而发展起来的废水零排放或水回收循环利用前沿技术,并将这些技术的经济性与原有的水循环利用系统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6.
概述了小区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原则及常用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CASS工艺处理小区污水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简单、占地少、产泥量低等特点.CASS工艺的出水经过膜过滤和消毒处理即可达到中水回用的标准,为小区污水处理及回用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工艺及配套设备.  相似文献   
27.
微污染水源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饮用水源水微污染问题,论述了国内外微污染水源水深度处理技术的新进展,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8.
臭氧对膜法水处理中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洪涛  文湘华  黄霞 《环境科学》2009,30(1):302-312
膜过滤是一种高效水处理技术,包括污水处理中的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和针对二级生物处理出水(生产再生水)、地表水(生产饮用水)的膜过滤工艺等,其中膜污染是制约膜工艺应用的一个主要问题.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在水处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来,针对臭氧-膜过滤组合工艺的研究正变得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与分析.在MBR组合臭氧控制膜污染方面的研究中,目前结论相对较少.可以通过对MBR进水预臭氧化或者投加适量臭氧到MBR混合液这2种方式来减轻MBR膜污染.在针对微污染水的臭氧-膜过滤组合工艺中,根据臭氧的功能和结构形式主要分为3种,分别是污染膜臭氧清洗、分离式臭氧-膜工艺和一体式臭氧-膜工艺.绝大部分报道认为臭氧可以有效地控制膜污染的发展,但也有少数投加臭氧后膜污染加剧的情况.目前,臭氧化影响膜污染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物方面,根据原水水质和工艺结构参数等的不同,颗粒物、微生物和无机物质也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相应的作用.另外,在迄今为止的研究中,还缺乏对于臭氧投加方式和分散方式的统一衡量和比较标准.作者建议应该加强对一体式臭氧-膜组合工艺的研究,并且要注意臭氧投加的工艺经济性.  相似文献   
29.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demands are foreseen to face enormous challenges over the coming decades to meet the fast growing needs in a global perspective.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industry is predicted and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possible solutions to meet future demands.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embrane technology is expected both in production of potable water as well as in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In potable water production membranes are substituting conventional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due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potential for less chemical use and sludge 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to fulfill hygienic barrier requirements.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technology is probably the membrane process which has had most success and has the best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dicate that this technology is becoming accepted and is rapidly becoming the best available technology (BAT) for many wastewater treatment applications. A major drawback of MBR systems is membrane fouling.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ouling mitigation in MBR systems can potentially be done by coupling 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 to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30.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was developed to quantify the normalized membrane flux dynamics during the filtration period and fitted the results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