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36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贵州喀斯特高地质背景对农产品中F、Cd含量水平的影响,评价农产品F、Cd暴露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风险。以7个市州为研究区域,采集255个样品(110个水稻、130个玉米、15个马铃薯),分别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样品中F、Cd含量。参照靶标危害系数(THQ)和危害系数(HI)对儿童及成人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米、玉米及马铃薯中Cd含量为0.003~0.629、0.000~0.556、0.016~0.153 mg/kg;F含量分别在0.130~1.970、0.357~4.717、0.557~1.058 mg/kg之间。大米、玉米及马铃薯分别有19.09%、23.08%、26.70%的样品Cd含量超过阈值(0.2、0.1、0.1 mg/kg,GB2762-2017)。大米中氟镉含量呈正相关(r=0.376,p<0.01),玉米中呈负相关(r=-0.391,p<0.01)。不同作物的THQHI显示,儿童和成人摄食大米的风险大于玉米和马铃薯。儿童及成人摄食大米后THQCdTHQFHI分别为:0.965、 0.073、0.970;0.799、0.060、0.859,儿童及成人摄食玉米后THQCdTHQFHI分别为:0.430、0.185、0.422;0.121、0.052、0.173,儿童及成人摄食马铃薯后THQCdTHQFHI分别为:0.020、0.069、0.024;0.008、0.019、0.028。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产品受不同程度氟镉污染,食用当地生产的农作物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且儿童风险大于成人。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沿海地区居民的汞暴露情况及其膳食汞的主要来源,对大连市区普通居民的膳食消费情况及其发汞浓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普通居民的膳食消费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水产品消费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填写调查问卷的志愿者们同时自愿提供头发样品。膳食样品,如水产品、谷物、蔬菜等常见品种在大连市区的市场采用随机采购的方式获得。头发和膳食样品中的汞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测定结果为:水产品中总汞含量为15.32(1.89~86.40)μg·kg-1,其中甲基汞含量为8.05(1.79~40.33)μg·kg-1;谷物和蔬菜总汞含量分别为2.04(0.05~11.95)μg·kg-1和0.96(0.05~2.74)μg·kg-1;头发样品中总汞浓度为(0.46±0.55)μg·g-1,其中甲基汞浓度为(0.28±0.19)μg·g-1。通过估算得知,大连市普通居民日平均的汞摄入量为0.043μg·(kg·d)-1,其中来自水产品的摄入量占膳食摄入的63.6%。居民发汞浓度与年龄、水产品食用量呈正相关,与身高、体重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的人体发汞风险参考剂量1μg·g-1相对照,此次调查人群中约有4.6%的居民发汞浓度超出该标准限值,这表明大连市区普通居民可能面临汞暴露的潜在风险。该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普通居民的汞暴露评估和风险控制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3.
夏至以后,酷暑的脚步近了,饮食自然不能不重视。盛夏之际,除了讲究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外,这“营养经”究竟该怎么念?均:营养摄入要均衡夏天炎热,人体出汗多,水分和矿物质流失大,同时人体活动增加,对能量的需求也较多。因此,应注意膳食营养摄人的两个均衡:  相似文献   
34.
<正>想一想饭后你都爱干些什么?立即吃水果、散步、还是喝茶……其实饭后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去做一些本不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1.饭后立即吃水果很多人喜欢饭后吃点水果,认为能够通过这个方式补充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其实,时间长了,会引起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原因:食物进入胃以后,需要经过1~2小时的消化,如果饭后立即吃水果,就会被先前吃进的食物阻挡,致使水果不能正常消化。  相似文献   
35.
福建东山湾养殖贝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东山湾海水养殖贝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水平,2016年11月采集了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l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鲍(Haliotis sp.)、巴非蛤(Paphia sp.)、牡蛎(Saccostrea sp.)和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等6种常见贝类,对其污染指数、膳食暴露量和健康风险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山湾贝类体内Cu、Zn、Pb、Cd、Cr、As和Hg含量(均值)分别为9.69、0.19、43.5、0.65、0.21、0.010和1.69μg·g~(-1),与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限值相比,Cu、Pb、Zn、Cd、Cr和As的超标率分别为16.7%、83.3%、33.3%、33.3%、16.7%和100%;但除华贵栉孔扇贝Cd含量超标外,Pb、Cr、Hg和As含量均能满足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要求。尽管东山湾贝类总致癌风险R_c=1.65×10~(-4),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但5种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略低于我国东部-南部沿海贝类的平均水平,且2010—2017年期间东山湾牡蛎体内重金属污染状况没有明显变化(养殖生物质量指数<5%),加上重金属膳食暴露风险较低,总非致癌风险R_n=0.94(<1),总体而言贝类质量状况尚可。  相似文献   
36.
对大豆膳食纤维进行了羧甲基化改性,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羧甲基化大豆膳食纤维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pH值等因素对其吸附亚甲基蓝、结晶紫和品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25℃、羧甲基化大豆膳食纤维浓度为20 mg/L、溶液pH值为6.8和吸附时间为60 min时,羧甲基化大豆膳食纤维对亚甲基蓝、结晶紫和品红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4%、95.6%和94.7%.另外,此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37.
正癌症的危害性不言而喻,而要预防各种不同的癌症也应该区别对待。因此,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预防各种癌症的饮食之道,快来一起了解了解吧。预防癌症要吃哪些食物?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糙米、芹菜、柑橘等):很可能降低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有限证据证明能降低食管癌危险性。含叶酸的食物(如菠菜、动物肝脏、水果等):  相似文献   
38.
39.
40.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人体负荷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关于由其污染导致的环境和健康损害的研究是当前环境科学的热点之一.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潜在危害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我国居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人体负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