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5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85篇
环保管理   723篇
综合类   2310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110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董文茂 《环境》2007,(12):30-32
节能减排的严峻局势下,汽车行业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一些地方,由于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2.
农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农村垃圾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推动垃圾有效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调查组以乡村振兴战略系列思想为指导,以湖南省娄底市农村地区为例,探究农村垃圾治理面临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而为实现农村垃圾有效治理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3.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炼油厂节水减排成套技术(燕山)”于9月28日通过了中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目是由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燕山分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共同完成的。鉴定会专家认为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4.
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目标,需要认真研究。本文在分析我国节能形势、指标实现可行性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万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0):167-170
燃煤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灰渣,灰渣存放需占用大片土地,并产生严重的扬尘问题.传统的水力出渣,需大量消耗水资源和电能,改造成干排渣系统,将大幅度地节省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提高灰渣的利用率,减少粉尘无组织排放,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通过宝钢电厂灰渣系统改造的实践对比,用具体数据说明了电厂灰渣干法处理的环境效益,此改造项目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符合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蔗糖厂自愿清洁生产审核中的审核重点、审核目标的确定,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和筛选,以及清洁生产审核效果的统计。  相似文献   
27.
中国政府9月4日表示,他们已在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但在全球致力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中国需要缓冲时间。  相似文献   
28.
八面来风     
《河北环境保护》2007,(7):45-46
辽宁投资70亿元治理重点区域、行业污染,安徽确立节能减排为量化刚性指标,江苏干部考核将实行生态环境指标“一票否决制”,云南重点整治滇池“绿油漆”面貌未来4年将改观。[编者按]  相似文献   
29.
对长春市能源结构和空气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根据长春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目标,强化环境管理,在浓度控制的基础上,实行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提出优化能源结构,彻底改善空气质量的综合防治方案与建议.建立节能减排领导协调机制,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30.
杨伟利 《环境》2007,(6):22-24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环保局局长李清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以科学监测推动减排工作".作为环保工作的耳目和基石,环境监测工作在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