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6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12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3篇 |
废物处理 | 2篇 |
环保管理 | 187篇 |
综合类 | 818篇 |
基础理论 | 239篇 |
污染及防治 | 51篇 |
评价与监测 | 43篇 |
社会与环境 | 135篇 |
灾害及防治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58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87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412.
基于格网的河西绿洲乡村聚落时空演变及其与水土资源的空间耦合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1 km×1 km格网,论文综合运用景观指数、分散度、核密度、空间耦合关联等方法,研究河西走廊山丹县1998—2015年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分异及时空演变特征,探讨绿洲乡村聚落与水土资源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乡村聚落用地总面积扩张较快、空间分散化趋势明显,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增大、平均斑块面积减小,乡村聚落景观指数在1998—2008年间相比2008—2015年间变化剧烈,后期逐渐趋于稳定;2)3个年份乡村聚落核密度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主干道路、渠系等线状地物沿线密集,外围区域稀疏,并以线状地物为中心向外呈阶梯状递减;3)1998—2008年乡村聚落分散度呈增加趋势,2008年后趋于稳定,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由相对集中走向零星分散,聚落“散、空、乱”现象普遍;4)乡村聚落与耕地和渠系空间分布关系密切,存在显著的“耕地指向性”和“渠系指向性”;K指数1998年以“人多地少型”为主,2008和2015年转向“人少地多型”和“人地协调型”;L指数总体表现为“渠系偏多型”和“聚落-渠系协调型”。水土资源是约束和限制绿洲人口和聚落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人-水-土系统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存性和共生性。 相似文献
413.
农业流域“汇”型景观结构对径流调控及磷污染物截留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选取天津于桥水库北岸桃花寺流域作为实验流域,进行了流域景观格局对生态水文及磷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影响的野外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中广泛分布于季节性河流附近的汇型景观结构(石坝、植草水道、植被过滤带、干塘、缓冲区等),通过滞留/缓冲功能,对地表径流的流速及流量具有双重调控作用,延长了养分物质在流域内部的滞留时间,对产生于不同源区的面源污染径流具有截留、吸纳、贮存作用,使径流中泥沙和磷素浓度逐渐得到降低,减少了养分对下游水体的负荷输出.多次降雨径流的监测结果表明,无论在大暴雨下的连续流事件还是在小雨下的间断流事件中,汇型景观结构均能表现出良好的养分持留功能.在2003年6月22日连续径流事件中,地表径流的流速可由系统入口处的37.2 cm·s-1降至系统出口处的11.1 cm·s-1,污染径流体积可削减50.2%,TSS、TP、TDP、DRP的持留率分别可达72.7%,69.3%,59.8%和57.9%.在间断径流事件中,污染径流全部为汇型景观结构所截留,泥沙和磷素的持留率更高.对21场降雨-径流事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干塘和植被过滤带是本实验流域控制污染物输出较为稳定的两种结构. 相似文献
414.
在对景观生态学和"熵"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承德市北部荒漠化地区为例,重点讨论了景观生态学中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热力学中熵模型在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及评价中的应用.根据2001年8月31日Landsat卫星遥感TM数据,结合现场调查,通过景观熵值、植被覆盖度等指标综合评判,对研究样地荒漠化程度进行划分.结果表明:通过熵模型计算荒漠化景观系统的熵值,可以判断荒漠化景观发展趋势,也可以比较不同荒漠化景观的荒漠化程度.经过综合指标分析,判定丰宁县小坝乡属于重度荒漠化地区,围场县御道口属于中度荒漠化地区,该结论与实际相符合. 相似文献
415.
416.
沿海潮间带湿地是生态敏感区,依靠沿岸不同形态的景观地貌与潮汐水动力作用,维系着近海水域的自然过程与生态平衡。通过调查、收集国内典型海湾的水体生态环境状况资料,运用分形几何学的分维模型和形状指数等景观特征量化方法,结合最小二乘法原理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研究海湾近海水域的景观结构与水体生态环境(如赤潮、底栖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底栖生物多样性与沿海地貌复杂度指标间的综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岸线的曲折度及空间格局的复杂度对近海水域生物多样性及水体净化功能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岸线分维数是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今后量化调控与管理沿海围垦开发建设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17.
海滨湿地景观过程模型与模拟研究——以江苏盐城保护区核心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过程模型已经成为深化景观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并日益受到重视。海滨湿地是一种高度复杂和动态变化的景观系统,构建景观过程模型能够从机理上解释湿地景观时空动态演变过程。研究中,将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划分为人工管理区和自然湿地区两种模式,根据2000、2006、2011 年3 个时相的景观资料以及野外生态监测数据,构建海滨湿地景观过程模型,结果如下:①利用空间代替时间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海滨湿地景观演变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土壤盐度和水分;②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分析了土壤盐度和水分的空间分异,并通过图层叠加和分级统计,得出了土壤盐度和水分的阈值范围以及变化规律;③运用GIS-Matlab-CA技术构建了基于关键生态过程的海滨湿地景观过程模型,模型总体精度都在80%以上,Kappa 系数都在0.7 以上,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空间位置一致率决定了整个景观模拟的精度;④运用已构建好的模型对研究区2012-2020、2025 年的结果进行了模拟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盐城海滨湿地芦苇沼泽和米草沼泽扩张、碱蓬沼泽面积减少的趋势将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418.
大山包湿地景观保护与开发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山包湿地的保护价值及其在黑颈鹤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如何合理进行湿地景观的保护与开发,以确保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19.
基于GIS的城市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析模型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21世纪,全球范围内城市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扩张不可避免地将大量的森林、农田、草地、湿地和水域等发挥着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对城市、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未来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必需的生态用地对于维持城市自身生态系统健康、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研究以中国经济特区深圳市为例,将景观生态概念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结合起来,在GIS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了城市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析模型,并分别按照保留城市面积30%、40%、50%和60%生态用地的4种情景,分析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论文所构建的最小生态用地模型能够很好地将城市当中具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土地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