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05篇
综合类   493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9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是保护自然资源、践行生态文明的要求。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前提是自然资源的确权和量化,是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资产在审计上的“融合”。作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依据,相关制度应该对自然资源的确权、计量和有效利用作出合理安排,才能有效抑制资源滥用冲动。但立足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实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个案调查、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分析现行的自然资源制度,没有发现可操作性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计量制度和评价制度,已有制度存在权责不匹配、责任界定不清晰、公众参与有困难、审计指标不健全;制度系统呈现存量不足、增量困难、实践不力,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需要。因此,可以从制度存量、增量和协同三条路径实施制度供给侧改革;在完善制度存量方面,可以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嵌入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内容,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评价标准、责任制度和审计结果运用办法等;在提高制度增量方面,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的权利制度、计量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同时,通过适时修订审计法、制定自然资源资产法,强化制度协调,以突破自然资源资产的制度瓶颈,方便审计算好“生态账”、把好“生态关”。在自然资源资产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借助决策层和专家力量,摆脱部门立法局限,强化制度协调;同时,制度改革也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要兼顾公众、个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等多方利益,才能有效满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2.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一、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从二十世纪初以来,由于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对其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前  相似文献   
43.
人类利用资源的矛盾,实质上源于人类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与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的相对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就是要实现资源的人类需求与自然供给之间的平衡,即:自然资源需求量≤自然资源的最大供给能力;自然资源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技术支持下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提高速度。  相似文献   
44.
11月28日,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条例》明确规定,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重点排污单位和违法企业名单,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结果等环境信息;对属于依法主动公开范围内的政府环境信息,应当自这一信息制作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公开的时间不得少于30个工作日。  相似文献   
4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做出全面安排和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为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已成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近日本刊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钱俊生教授,反思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并就如何解决好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中国沿海溢油事件频频发生,海洋溢油的损害评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溢油损害评估体系,海洋溢油事故所造成的生态损害往往被低估。本文着重介绍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常用模型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损害评估模型中的Type A模型、生境等价分析法以及针对中小型溢油的简易评估模型,分析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溢油数据库不够完善、部分损失难以量化、参数输入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深海溢油的适用性不高等。最后提出我国应通过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评估方法,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47.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安排和部署,明确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相似文献   
48.
矿业用地制度是矿产资源所有权、矿业权和政府管理权之间规范的制度安排。现实中我国矿业用地使用权与矿业权矛盾较为明显,矿产与土地资源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也导致了环境破坏难以及时恢复的问题,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矿业用地的取得及使用管理制度规定存在不足,推动矿业用地管理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国外矿业用地的取得及使用管理制度分析,比较国内矿业用管理地制度情况,并总结经验启示,以期为我国及地方矿业用地管理改革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正2014年11月4日,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页岩气开发环境管理规范研究"专题研讨会。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李庆瑞司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此项研究工作很有意义,希望藉此推动出台页岩气开发环境监管相关规定。会议由环境保护部环  相似文献   
50.
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 ,剖析自然环境恶化的原因 ,得出如下结论 :环境恶化的社会经济原因从直观上表现为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两种机制的失灵 ;导致这两种机制失灵的根本原因是自然资源产权不明晰、自然资源的价值衡量标准的缺乏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和政策造成的社会环境成本的衡量标准的缺乏 3方面。社会要阻止和修复自然环境的恶化 ,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 3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