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91篇
综合类   477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9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41.
人类利用资源的矛盾,实质上源于人类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与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的相对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就是要实现资源的人类需求与自然供给之间的平衡,即:自然资源需求量≤自然资源的最大供给能力;自然资源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技术支持下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提高速度。  相似文献   
42.
11月28日,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条例》明确规定,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重点排污单位和违法企业名单,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结果等环境信息;对属于依法主动公开范围内的政府环境信息,应当自这一信息制作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公开的时间不得少于30个工作日。  相似文献   
4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做出全面安排和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为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已成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近日本刊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钱俊生教授,反思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并就如何解决好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中国沿海溢油事件频频发生,海洋溢油的损害评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溢油损害评估体系,海洋溢油事故所造成的生态损害往往被低估。本文着重介绍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常用模型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损害评估模型中的Type A模型、生境等价分析法以及针对中小型溢油的简易评估模型,分析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溢油数据库不够完善、部分损失难以量化、参数输入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深海溢油的适用性不高等。最后提出我国应通过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评估方法,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45.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安排和部署,明确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相似文献   
46.
正2014年11月4日,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页岩气开发环境管理规范研究"专题研讨会。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李庆瑞司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此项研究工作很有意义,希望藉此推动出台页岩气开发环境监管相关规定。会议由环境保护部环  相似文献   
47.
《江苏劳动保护》2020,(2):14-14
宿迁市以抓基础、建机制、强支撑为核心,着力构建责任、信息、指挥、保障四张网,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力。强化主体责任。立足岗位职责,确保人在岗、心在位、事在手;发挥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森林防灭火指挥部以及抗震救灾指挥部综合协调职能,做到科学预防、指挥、调度。强化部门责任。协调水利、气象、交通、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前端”部门分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强化基层责任。  相似文献   
48.
面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这一新型诉讼形式,准确把握其定义和定位至关重要。现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按国家自然资源所有权私权化路径进行制度构建,其现行定义为特殊私益诉讼,现行定位为环境行政替代工具。这种定义与定位导致其与环境公益诉讼割裂,运行序位上优先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引起国家机关角色错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标的相同,救济和保护的利益均为环境公益,其定义应回归公益诉讼本位;政府在环境公益保护上有着广泛的职权和手段,是环境公共治理的优先主体,仅在少数行政不能的情形下才有借助司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其在定位上应作为环境行政执法的补充机制在有限范围内发挥作用。据此,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在制度体系上应与既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置于同一诉讼系属统筹立法,在诉讼序位上应让位于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49.
主体功能区划通过主体功能划分的方式将开发和保护结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复杂化过程中资源利用与目标实现之间亟需实现基本的定量核算关系。本文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试图探讨建立初步的主体功能核算关系,通过核算框架进行生产、生活、生态主体功能概算与比较。以京津冀主体功能区与水资源为例,对所设立的核算关系进行了验证与应用,并构造绝对与相对量指标量化京津冀主体功能量、功能水资源投入量与效率,进行了异空间尺度与异质性功能的比较,为以主体功能实现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量化工具。结果显示:①利用生态服务价值测算的当量因子法与水足迹测算的投入产出法,刻画了水资源对于地区主体功能的支撑作用。②利用功能总量与单位功能水资源投入量指标完成了异质性功能在异质性空间上规模、结构、相应水资源效率的比较。基于算例结果得到以下结论:①本文构建的自然资源-主体功能核算关系框架能够有效衔接主体功能规划,定量核算能有效反映与评价资源对区域功能目标、经济开发活动的支撑作用。②区域资源配置存在相对功能实现的效率差异,可根据资源投入与功能产出之间的关系引导实现功能最大化目标的资源配置。合理、有效的量化手段能够推进主体功能制度的落实,也有助于当前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编制与落实的实际指导效果。  相似文献   
50.
试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给出了判断资源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条件,据此,并分析了1993年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