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3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192篇 |
综合类 | 482篇 |
基础理论 | 30篇 |
污染及防治 | 3篇 |
评价与监测 | 8篇 |
社会与环境 | 91篇 |
灾害及防治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化工园区",国际上通常是指在符合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要求的特定区域内,依托主要消费区和资源来源地,占有充足的水源保证或有较强自净能力的纳污水域,且在交通条件便利、物流发达、配套产业较完善的地区,以石化化工产业和电为纽带形成的加工体系 相似文献
62.
近日,梧州市安委办组织市应急、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成立3个联合督查组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全方位保障梧州市非煤矿山企业安全平稳复工复产。督查组采取重点指导和实地检查的方式,对7个县(市、区)的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和17家非煤矿山企业进行抽查。 相似文献
63.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约束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就环境问题而言,现实中一个特征事实是,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不同,只有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人们才会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基于现有研究,在考虑非再生自然资源的约束条件下,本研究将环境质量作为生产要素的一部分引入最优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在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双重约束下的长期经济增长问题。在非再生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双重约束下,本研究表明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采用的手段是促使技术进步的创新研发,因为技术进步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拐点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由于知识的非竞争性质使得研究部门的研究是次优的。因此,政府应当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和法制安排以激励私人投资者研究与开发新技术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4.
System theory,pressure-state-response and 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 model have been applied to establishing China's dynamic track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natural resources security in this article.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Delphi methods,the natural resources security situation has been evaluated systematically from 1991 to 2007.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China's natural resources security presented a downtrend from 1991 to 2007.The basic reasons are the pressure indicators such as population,GDP,natural resources trade increased gradually,resulting in tension and fragility of natural resources security. 相似文献
65.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natural resources are two key subdisciplines of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society. Previous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se two fields has largely focused on their distinctions and synthesis in western (particularly American) academia.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sociological subdiscipline in China in the early 1990s and is under vigorous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By contrast, the sociology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still a novel term for most Chinese researcher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sociologies, which should provid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in China. 相似文献
66.
《中国资源报告》和《中国农业资源状况报告》编写工作简况人口、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三大问题,也是我国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人口问题的症结是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问题的凸现是过度消耗资源并释放污染物。所以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的过程中,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67.
王万山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5):584-588
自然资源由于其较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而使其因代际问题所导致的私有市场失灵比一般的产品严重,原因是自然资源代际利用中当代人都倾向于最大限度使用资源,从而引发自然资源“公地悲剧”问题比一般产品严重。再生自然资源虽然在代际利用中的利益冲突比非再生自然资源低,但代际问题所带来的市场失灵依然存在。因此,再生自然资源的代际可持续利用需要政府依据其经济特性进行一定的规制,制订出合理的使用制度。以渔业资源为例,在沙发尔(Schaefe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成本——效益的经济学分析法,分析了再生自然资源代际可持续利用中的成本与收益,提出再生自然资源代际可持续使用的制度安排和优化措施,包括边际成本动态规制、明确界分所有权、实施可交易配额和公共补偿性规制。 相似文献
68.
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生态制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通过中国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讨论了生态系统资源供给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资源生态足迹是生态足迹的主要部分,反映了经济系统的资源消费,计算发现,1961-1999年中国资源生态足迹持续增长,从1961年的3.3亿hm^2年递增到1999年的16.8亿hm^2年平均增长率为4.4%,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支持了同期的经济增长,但是,实证比较发展资源生态承载力大大低于资源生态足迹,这些实证结果表晨;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了资源消费持续增加,而另一方面,中国生态系统资源供给能力有限,不能支持当前的资源消费及其增长,由于自然资源是经济系统进行生产的特质基础,其供给不足必然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9.
阎文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138-139
1 崂山自然保护区概况。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黄海之滨的崂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区内生物物种丰富多彩,生物多样性复杂,是山东及至我国遗传多样性的一个巨大宝库。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人为的过度开发和保护不利,使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损害,生态资源和景观受到一定的破坏。因此,尽快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加强对崂山自然保护区内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70.
循环经济的范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之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10-13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途径。借鉴“范式”理论探讨和研究了循环经济范式替代末端治理范式的变革:①自然资源的价值得到重估。循环经济范式中将自然资源列为最重要的资源形式。认为它是人类社会最大的资源储备,提高资源生产率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②不同生态伦理得到整合、提升。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基础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权利。它既包含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兰种生态伦理追求人类道德完善的合理成分。又补充了各自其不完善的方面o③生态阈值的研究得到深化。循环经济范式的基本前提之一是认为生态阈值是客观存在的。强调在生态阈值的范围内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原来的仅对人力生产率的重视转向在根本上提高资源生产率。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切实有力地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④深层生态学的研究得到加强。循环经济范式是一种深层生态学。符合天人调谐的理念。它不仅强调技术进步.而且将制度、体制、管理、文化等因素通盘考虑,注重观念创新和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