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综述了氮氧化物遗传毒性及致癌性的研究近况。体外实验结果,用气体暴露法NO2可诱发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及枯草杆菌基因突变,可诱发V79细胞染色体畸变和SCE率升高;体内实验结果,可诱发大鼠肺细胞哇巴因抗性突变和染色体畸变。NO2与多环芳烃类大气污染物具有联合诱变作用,NO2可增强多环芳烃的诱变性。动物致癌实验结果不一致,但促癌实验结果表明NO2可促进O3的致癌性。  相似文献   
12.
董政  马玉龙  李珺琪  袁浩东  金军  王英 《环境科学》2017,38(10):4212-4219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SPE-GC-MS/MS)分析了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饮用水中的6种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的浓度水平及组成特征,并分析了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饮用水和当地居民混合血清中OPEs的相关性.采用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饮用水中OPEs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自来水样品中Σ_6 OPEs浓度水平为162~253 ng·L~(-1),而地下水中Σ_6 OPEs的浓度水平为3.52~13.9 ng·L~(-1),比自来水低两个数量级.自来水中磷酸三(2-氯)乙酯[tris(2-chloroethyl)phosphate,TCEP]的浓度水平最高,占Σ_6 OPEs的94.81%,地下水中含量最高的OPEs为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TPh P),占Σ_6 OPEs的47.55%.2011年采集的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混合血清中OPEs的分布与自来水中OPEs的分布间显著正相关(r=0.990,P0.01),2015年采集的居民混合血清中OPEs的分布与自来水中OPEs的分布间也显著正相关(r=0.997,P0.01),表明饮用水中的OPEs可能对人体血清中OPEs的污染水平有重要的贡献.不同人群通过饮用水摄入OPEs的日均暴露剂量(DI)为0.26~7.48 ng·(kg·d)-1,饮用水中各OPEs的非致癌性风险危害商(HQ)在10~(-5.81)~10~(-2.43)之间,通过饮用水摄入的OPEs非致癌性风险处于较低的水平.通过饮用水摄入的TCEP致癌性风险(Risk)在10~(-8.82)~10~(-6.79)之间,低于理论风险阈值(Risk=10~(-6.00)),但自来水中TCEP的致癌性风险相对高于地下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89~2010年广东沿岸15个采样点牡蛎体内Pb含量的监测和有关历史资料,分析了粤东、珠江口和粤西沿岸海域牡蛎体内Pb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指数和非致癌性风险指数法(NCHI)评价了Pb的食用风险.结果表明,广东沿海牡蛎体内Pb的浓度范围为N.D.~3.65mg/kg,总体平均值为0.41mg/kg,从总体看其出现频数呈偏正态分布.牡蛎体内Pb的年际变化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后波动趋于平缓并有微弱的上升;其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珠江口>粤西3粤东的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粤东和粤西牡蛎体内Pb浓度随时间延长均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珠江口牡蛎体内Pb浓度从2006~2010年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单因子指数和非致癌性风险指数评价结果均表明,广东沿岸牡蛎体内Pb的浓度未产生明显污染,对人体不具有非致癌性风险.  相似文献   
14.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致癌性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被数家机构分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其主要依据为动物实验发现对啮齿动物经灌胃暴露TDI后肿瘤发生率升高。基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以及一致性,综合评估了现有研究数据是否支持这一分类。结果显示现有的流行病学数据不足以有力证明TDI为人类致癌物。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吸入接触TDI并不导致肿瘤发生。经灌胃暴露后观察到的肿瘤很可能是由于TDI转化为已知的啮齿动物致癌物甲苯二胺(TDA)所致。在TDI吸入暴露的体内实验中,当由TDI转化生成的TDA不能达到具有显著生物学效应的浓度时,TDI对啮齿动物或人类都没有遗传毒性。由于哺乳动物在生理性接触条件下TDI不能转变成TDA,所以对人类而言,TDI接触与致癌效应之间无直接的显著因果关系。因此虽然在如灌胃等非生理暴露的条件下,TDI可能的人类致癌物的分类是正确的,但本文对其致癌研究数据的合理评估和正确理解有助于将产品监管力度集中于与职业暴露更相关的有害健康效应上。  相似文献   
15.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PCDFs)通称为二噁英(PCDD/Fs或dioxins),它们是氯代三环芳香化合物,由于氯原子的取代数目和位置不同,构成了75种PCDD和135种PCDF.在这210种化合物中,有17种(2,3,7,8位被氯原子取代)被认为对人类健康有巨大的危害,动物实验表明其具有强致癌性.其中,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CDD)在已知的化合物中毒性最大.二噁英类广泛分布于全球环境介质中,化学性质稳定,难以生物降解,可在食物链中富集.二噁英类往往作为副产品以杂质的形式存在于多种化工产品中,如氯酚、氯代苯氧酸型除草剂、多氯联苯、四氯苯醌等.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07年厦门"放弃"PX到2011年大连承诺已建成的PX项目"一定搬迁",再到2012年宁波"坚决不上"PX和2014年茂名"如绝大多数群众反对(PX项目),市政府是不会违背民意进行决策的"。一时间,PX成为引发环境群体事件的最敏感词汇,面对"维稳"的压力,地方政府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7年前当PX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时,"高危"、"剧毒"、"致癌"以及"发达国家PX生产装置与居民区距离至少百公里以上"等"权威说法"主导了以互联网、手机短信等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7.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9):10-10
据日本《日刊工业新闻》报道,东京药科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在大气中,大约20%~40%的致癌性物质,是来自于植物燃烧时所产生的生物碳。  相似文献   
18.
欧美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系统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s),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EDs研究的规划与协调工作。研究框架包括确认EDs对人类和生态效应的方法,剂量一效应关系模型以及检测环境暴露水平等。研究对环境威胁最大受试物的主要毒理学终点有致癌性,生殖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和免疫毒性,目前危险评价的新进展是应用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预测化学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砷的毒性及其环境卫生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砷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国内外曾多次发生过砷中毒事件。本文主要报道了砷的毒性,特别是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同时介绍了各国砷的现行环境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20.
美国NRC支持将苯乙烯列为致癌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7月29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支持国家毒理学计划在其第12份《致癌物报告》中将苯乙烯列为"有理由预期是一种人类致癌物"的物质。美国国会在2012年授权NRC审查苯乙烯的该列入。NRC负责进行这项审查的委员会对上述《致癌物报告》列入进行了一项同行评议,并对苯乙烯研究文献进行了一项独立评估后得出结论:该列人基于人类研究中"有限但可信的"致癌性证据、充分的动物研究证据以及苯乙烯暴露对人类细胞DNA损害机制研究中的"具有说服力的相关信息"。同时,NRC研究了该文件中引用的主要文献以及在2011年6月10日以后发表的其他研究,发现《致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