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8篇
安全科学   16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454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林蕙 《环境》2009,(4):36-38
走近云东海,看云卷云舒,渔火明灭。穿过岁月的长河,听渔歌挟持明月自由来去,有一份感动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672.
《环境》2014,(9)
正近日,有媒体报道"百湖之市"武汉要开挖市内最大的人工湖,相关规划已经进入公示阶段。消息一出便引起轩然大波,有人点赞,但也有更多人吐槽。有网友直言:近些年武汉一边大肆填湖,一边又花钱挖人工湖,简直是瞎折腾。  相似文献   
673.
本文依据湖泊、水库的箱式模型理论,建立了简阳三岔湖水库网箱养鱼总磷模型和容解氧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对不同网养面积下三岔湖水库总磷浓度和溶解氧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指出:按照三岔湖1991年养鱼特征和水文特征,网养面积最好不超过4.4×104m2,绝对不能超过6×104m2。  相似文献   
674.
介绍了杞麓湖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退塘还湖及生态修复工程方程。具体提出了湖滨生态修复的范围、分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工程内容与规模,工程实施计划及对策措施,湖泊生态管理措施,对策建议等。  相似文献   
675.
城市·家园     
正近日,笔者赴肇庆出差,一幕久违的景象令人感慨。许多人梦里的水乡情景,却在这座城市中央的星湖成为现实。只见金色的朝阳下,湖水微波荡漾,三五成群的人们,点缀其中,尽情享受这水中乐趣。这些游泳晨练的人中,不少是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婶们,甚至不乏鹤发童颜的长者。与泳池相比,这里游泳的人们装束极为简单,不少游泳者的泳圈就是空食用油桶或洗发水瓶,用一根绳子绑在腰间即成。游罢走上岸头,熟识的街坊们再海阔天空聊上一会,其乐融融状让人好生羡慕,真有一番城市主人感觉!  相似文献   
676.
皖北朱仙庄矿塌陷湖水域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  桂和荣 《地球与环境》2017,45(3):277-282
以皖北朱仙庄矿塌陷湖水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室内测试分析等手段,对Pb、V、Cr、Cu、Co、Ni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塌陷湖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的高低顺序为VCuNiPbCrCo,变异系数依次为PbCoCrCuNiV,其中Pb、Co变异系数分别为99.7%和93.6%,空间分异大。箱体图显示,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环境背景值,塌陷湖Ⅱ中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塌陷湖Ⅳ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朱仙庄矿塌陷湖水域重金属元素来源存在差异,其中Pb、Cu来源于煤矸石淋溶作用;V、Co来源于燃煤作用;Cr来源于自然界,Ni元素具有来源的复合性。  相似文献   
677.
黄运 《世界环境》2014,(5):20-22
<正>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让地处瑞士东部的小城达沃斯闻名于世;一年一度的亚洲论坛,让海南琼海市博鳌镇声名远播;而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百花湖畔的小镇朱昌,将因一年一度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而华丽转身,成为国际性的标志,蜚声国内外。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可与博鳌论坛相媲美的论坛,这是目前我国唯一一  相似文献   
678.
三峡前置库汉丰湖正式运行后,水体由河流形态转变为兼具湖泊、河流特征的特殊形态,导致水体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发生较大变化.为探究汉丰湖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汉丰湖面设定7个采样点,于2018年1~12月对汉丰湖各点位分层采样,监测营养盐和Chl-a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汉丰湖上中下层水体垂直混合较均匀,营养盐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TN浓度在1~9月呈波动减小趋势, 10~12月逐渐增加,月平均浓度为1.52 mg·L~(-1).NO~-_2-N浓度在1~4月波动减小, 5~6月急剧增大, 7~12月波动减小,月平均浓度为0.05 mg·L~(-1).NO~-_3-N浓度表现为1~6月逐渐降低, 7~12月逐渐增加的趋势.NH~+_4-N浓度在7月最高,为0.44 mg·L~(-1),其余月份变化不明显,月平均值为0.09 mg·L~(-1).TP、DP和SRP浓度全年呈现波动变化,增减趋势不明显,其平均浓度分别为0.17、 0.11和0.05 mg·L~(-1).汉丰湖磷盐主要来源于上游的南河和桃溪河,且大体呈现出由上游镇东大丘至下游调节坝递减的趋势.各营养盐中,TP为汉丰湖藻类生长的决定性因子.  相似文献   
679.
铁锰在贵州阿哈湖沉积物中的分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贵州阿哈湖 1982年扩容后 ,长期受到煤矿废水的污染 ,大量铁、锰元素随废水带入湖中 .研究发现 :主要来自酸性矿山废水的还原态溶解铁、锰离子在入湖向下游迁移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地分离 .受岩溶地区湖泊较强的酸中和能力及近年人为石灰投放的影响 ,湖泊未被酸化 ,Fe2+,Mn2+在入湖运移过程中由于氧化速率的差异 ,在不同的湖区发生沉积 ,形成了铁、锰在水平迁移上的明显分离 ;锰在深湖区上层沉积物中富集现象明显 ,并在沉积深度上与铁形成垂向上的显著分离 .经过陆源校正 ,证实铁、锰在阿哈湖的显著分离的开始是对该湖扩容事件的响应 .扩容后下游沉积物中铁含量逐渐减少 ,孔隙水中溶解铁分布特征也指示铁还原作用主要发生在沉积物下层 ,表明铁在沉积后再迁移能力较弱 .锰还原过程则发生在上层沉积物中 ,再迁移能力很强 .本研究还提出了来自煤矿废水的Fe2+、Mn2+在入湖水平运移过程中 ,铁、锰逐步分离、富集以及在沉积深度上的分离模式 .  相似文献   
680.
洞庭湖区农业环境与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围湖垦殖形成了洞庭湖区湖垸农业形式,湖垸农业的形成加速了湖区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压力也促进了围垦。不断的围湖垦殖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由于湖泊面积减少,湖垸农业处于外洪内涝的环境中。归纳了洞庭湖区的农业环境问题: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加大;水面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污染严重,湿地生态功能衰退;土壤退化和潜育化严重;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等。结合已有经验,提出了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认真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减少泥沙淤积;调整湖垸农业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模式:避灾、减灾模式、水生经济植物模式、工业原料作物模式、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湖洲草地草食畜禽模式、麻基(油菜)渔塘农业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