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328篇
基础理论   115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富营养浅水湖泊的退化与生态恢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初步讨论了富营养浅水湖泊的退化现象的造成退化的主要原因,对湖泊生态恢复的目标和对策等问题也作了探讨,以武汉东湖为例,提出以水源保护地为主要功能的富营养浅水胡泊的恢复和整体优化对策,即恢复沉水植被、建立控制面源污染的半自然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优化水产养殖结构和恢复湖泊生物多样性等。对生物操纵在长江中下游富营养浅水湖泊恢复中的作用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2.
童雨佳 《环境》2003,(7):28-28
已经步入夏季了,老马还是像平常那样在早晨和傍晚进行锻炼。他深信“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肯定有益于健康。只是由于气温较高,他的食欲略有降低,有时觉得身体有点疲惫感。一天早晨,他在公园广场结识了也是来晨练的老王。老王原是市立医院的大夫,退休了,便当了私立诊所的医师。老马和王大夫很投缘,两人寒暄了一阵,就步入了夏季锻炼的话题。  相似文献   
223.
辽宁长海县海域营养状况季节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2007年1月、4月、7月和10月对长海县水域调查结果,分析并评价了该海域营养状况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长海县海域TN含量范围在211.26~1364.19μg/L,溶解态占43%~87%。总无机氮(TIN)是浮游植物生长吸收的主要氮源,长海海域TIN含量范围在2.85~359.98μg/L,占TN的16%~53%。NO3-N是TIN的主要存在形式,占61%~93%。不同的营养盐季节分布不尽相同。TIN季节分布表现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PO4-P季节分布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SiO4-Si季节变化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长海海域浮游植物在调查期间为P限制,且该海域属贫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224.
通过对发生在2006年8月11~15日胶州湾赤潮从鼎盛到结束过程中现场定点取样海水中所含有的六种生化成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赤潮从鼎盛到结束,海水中总脂含量平均降低了74.25%,是赤潮鼎盛时期的25.75%;而氨基多糖含量平均降低到赤潮鼎盛时期的54.3%;胡萝卜素含量平均降低到53.6%;氨基酸含量平均降低到46%;碳水化合物含量平均降低到72.3%;COD平均降低到46.4%;酚含量平均降低到55.2%,减少了近一半。相关数据为进一步了解、评价赤潮危害、赤潮过后海域"荒漠化"、环境营养的被掠夺性摄取以及生态系统破坏"度"的研究提供了一次现场实证。  相似文献   
225.
内蒙古乌梁素海富营养化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2008年6~10月对乌梁素海水体的测定结果,以最能表现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程的叶绿素a为基准因子,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分层聚类分析法将乌梁素海现有的20个测点分成四类,然后应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对四类测点的水质进行评价,找出各类测点及总测点中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最后建立了多元逐步回归方程。2008年乌梁素海各测点叶绿素a的平均值为6.314mg/m3,变幅1.54~26.87mg/m3;在8、9月出现高峰,7、10月居中,6月最低,整个区域呈现较明显的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趋势。依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公式,计算得出乌梁素海TSIM平均值为65.1(53),全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BOD5、悬浮物、浊度、总磷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H值和溶氧呈显著负相关。综合逐步回归方程表明,影响乌梁素海叶绿素a的环境理化因子因不同类型的测点各有所不同,但主要的影响因子有浊度、悬浮物、总磷、总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相似文献   
226.
Increasing levels of pollution within water bodies can cause eutrophication and an associated rapid growth in and reproduction of phytoplankton. Although most frequently occurring in bodies of water such as lakes and dams,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river systems in China have suffered serious algal blooms.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phytoplankton may differ, however, dependent on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and nutrient levels within the water body.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results obtained fro...  相似文献   
227.
7月29日下午,万钢部长亲率在郑参加全国粮食丰产科技工作经验交流会的200多名领导专家,到鹤壁市视察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浚县万亩核心示范区和浚县农科所15亩超高产攻关试验基地。浚县农科所院内的墙壁上有一条标语“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格外醒目。媒体也习惯地将育种方面的专家誉为“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  相似文献   
228.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经过连续浸提的土样中镁的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重庆市植烟土样中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留态镁的含量分别为0.01、0.59、0.15、0.6、0.63cmol/kg,各形态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0.5%,29.7%,7.5%,30.3%,32%,均低于0.8~1.6cmol/kg的正常水平.植烟土壤对镁的最大吸附量为1.25mg/g,吸附作用较好,故适量施加镁肥将会促进烟叶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29.
测定了2006年春季东海赤潮高发海域溶解态无机营养盐的分布和含量,并初步分析它们与赤潮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区营养盐浓度较高,与国家一类海水水质相比,无机氮和无机磷的超标率分别为54%和34%,杭州湾附近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比较严重.调查海域由于受沿岸长江等河流输入的影响,营养盐浓度自近岸向外海快速递减,等值线几乎与海岸线平行.另外初步分析了一次赤潮生长消亡过程中各种化学参数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30.
李丽霞  董开升  唐学玺 《环境科学》2008,29(10):2766-2772
选择2种代表性的潮间带大型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和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采用单独培养和共同培养的方法,以生物量为主要测定指标,研究了二者种间竞争关系及这种关系在UV-B辐射增强时的响应趋势.结果表明,孔石莼和蜈蚣藻二者的种间竞争同时包含营养竞争和相生相克2种机制,试验中营养充足及营养限制的共养处理下孔石莼特定生长率是蜈蚣藻相应值的2.54和2.47倍,蜈蚣藻在竞争关系中处于劣势;UV-B辐射对单独培养的孔石莼和蜈蚣藻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UV-B胁迫时间延长及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愈加显著;共同培养条件下,低剂量[1.6kJ·(m2·d)-1]、中剂量[4.8kJ·(m2·d)-1]的UV-B辐射时孔石莼虽占据竞争优势,但其种群竞争能力有弱化趋势,孔石莼和蜈蚣藻的生物量比共养对照分别下降6.81%、3.88%和10.47%、6.98%,二者的种间竞争趋向均衡;12d时高剂量[9.6 kJ·(m2·d)-1]UV-B辐射使孔石莼的生物量下降13.09%,而蜈蚣藻生物量降低更多达14.72%,从而导致孔石莼在高剂量辐射处理中的优势地位更趋于明显,因此UV.B辐射增强可改变共培养体系中孔石莼和蜈蚣藻种间竞争的关系,且对应于不同uV-B辐射剂量其表现不同;长期UV-B辐射可能会影响孔石莼和蜈蚣藻产生克生物质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