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206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51.
超声波控藻及对水生生态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恒温培养实验(250L培养基)表征了低强度 (发射功率20W) 定向发射超声波对惠氏微囊藻、孟氏浮游蓝丝藻、四尾栅藻以及菱形藻的生长影响,并通过超声波对大草履虫、大型蚤、稀有鮈鲫以及蜈蚣草的作用研究了其对水生生态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超声波对蓝藻惠氏微囊藻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6d后生物量仅为对照组的32%;超声波对蓝藻孟氏浮游蓝丝藻、绿藻四尾栅藻以及硅藻菱形藻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超声波作用10~13 d后,藻细胞密度比对照组低30%~33%.结果还表明,该强度的超声波对浮游动物草履虫和大型蚤、鱼类稀有鮈鲫以及沉水植物蜈蚣草的生长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说明,低强度定向超声波可以对藻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而对水体中浮游动物、鱼类以及沉水植物等其它主要水生生物不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52.
太湖蓝藻事件曾一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蓝藻爆发迅猛的原因各有所异.但社会普遍关注的是一些常见因素,一些引起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的其他易被忽略的重要的因素还有待于调查.在此以农村层面为出发点.深入群众,通过在太湖及周边的南泉镇进行走访调查认为,引起太湖蓝藻爆发的4个易被忽略的重要因素是:坚固的太湖水泥湖堤、面污染源、产业结构变化和农民理念.在此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在防止蓝藻、治理蓝藻方面的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53.
蓝藻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蓝藻的主要成分,从资源化的角度论述了蓝藻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54.
本文应用国内外多年来关于水域富营养化治理的研究成果,对卫津河蓝藻"水华"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将生物操纵、底泥微生物修复、生物促生、人工增氧、生物浮床、生物移出等技术集成使用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55.
为了净化蓝藻水体,利用聚铝和FeCl3 2种絮凝剂对蓝藻水样进行了絮凝研究,主要通过浊度的去除效果来评价聚铝和FeCl3对蓝藻水样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聚铝和FeCl3对蓝藻水样进行絮凝时,搅拌是关键因素之一;粉煤灰和FeCl3的联合作用时蓝藻水样浊度的去除效果没有FeCl3单独作用效果好;在蓝藻水样浊度为71 NTU时,FeCl3的最适处理质量浓度为50 mg/L,聚铝的最适处理质量浓度为50 mg/L和100mg/L;此时,聚铝可将蓝藻水样的浊度从71 NTU降至2.5 NTU,FeCl3可将蓝藻水样的浊度从71 NTU降至3.4 NTU.  相似文献   
356.
A water bloom sample collected from Lake Dishui in Shanghai was characterized. The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showed that Micorcystis wesenbergii and Micorcystis smithii were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bloom. Five strains of M. smithii were successfully isolated. Their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based phylogenetic tree showed that the five strains of M. smithii intermixed with strains of other morphospecies in Microcystis. A fragment of mcy gene encoding for microcystin synthetase was detected in one of the five M. smithii strains (CHAB 2183), indicating its potential of microcystin produc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confirmed M. smithii CHAB 2183 to produce microcystin-RR as 1550 g per gram dry weight cells.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reported the isolated strains of M. smithii and microcystin production from M. smithii.  相似文献   
357.
韩杰  黄鑫  杨昆仑  宋超凡  缪恒锋 《环境科学》2023,44(11):6181-6193
为缓解水体富营养化以及蓝藻堆积问题,采用经过聚合硫酸铁(PFS)脱水后的蓝藻制备生物炭吸附水体中的磷酸盐,其中生物炭经过水蒸气活化调节孔隙结构.通过响应面法对蓝藻生物炭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当PFS投加量为458 mg·L-1、碳化温度为433℃和生物炭前体物与水蒸气的质量比为1∶11.选取不加PFS生物炭(F0H11-433)与加PFS生物炭(F458H11-43)进行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Zeta电位和拉曼光谱(Raman)表征,来研究蓝藻生物炭与PFS对磷酸盐的去除是否具有协同效应.结果表明,与F0H11-433相比,F458H11-433表面出现铁氧化物,零电荷点(pHpzc)从4.41提高到6.19,生物炭的无序、缺陷程度得到提高.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适用于描述F458H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