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86篇 |
免费 | 608篇 |
国内免费 | 185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425篇 |
废物处理 | 221篇 |
环保管理 | 755篇 |
综合类 | 5218篇 |
基础理论 | 828篇 |
污染及防治 | 434篇 |
评价与监测 | 367篇 |
社会与环境 | 312篇 |
灾害及防治 | 2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8篇 |
2023年 | 368篇 |
2022年 | 416篇 |
2021年 | 532篇 |
2020年 | 411篇 |
2019年 | 370篇 |
2018年 | 303篇 |
2017年 | 281篇 |
2016年 | 357篇 |
2015年 | 479篇 |
2014年 | 947篇 |
2013年 | 509篇 |
2012年 | 672篇 |
2011年 | 658篇 |
2010年 | 517篇 |
2009年 | 477篇 |
2008年 | 543篇 |
2007年 | 466篇 |
2006年 | 370篇 |
2005年 | 381篇 |
2004年 | 335篇 |
2003年 | 257篇 |
2002年 | 191篇 |
2001年 | 134篇 |
2000年 | 128篇 |
1999年 | 84篇 |
1998年 | 90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了解我国入海河口营养盐研究状况,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81-2017年我国入海河口营养盐研究期刊论文数据,借助CiteSpace软件文献分析功能,梳理了近40年来我国入海河口营养盐相关研究的发展态势与热点。结果表明:我国入海河口营养盐1981-2017年间的中英文论文发文量增长迅速,英文论文数量在2013年后大幅超过中文,体现了我国入海河口营养盐研究的高热度与国际化;随着时间的变化,我国入海河口营养盐研究的区域、内容和深度不断增加,2000年前主要关注营养盐的含量与分布特征,2000年后的研究内容扩增为营养盐的类型与含量、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环境效应与引发机制、调控与治理等方面。新时期,我国入海河口营养盐研究应加强各类营养盐的形态与转换机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与机理、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方面的研究;同时,应提升营养盐实时监控技术研究,在流域科学与地球关键带理论下开展入海流域-河口-近海营养盐一体化研究。 相似文献
942.
根据我国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水泥行业清洁生产的内容、指标,提出了推行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不仅可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同时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43.
滇池流域入湖河流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滇池流域入湖河流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在滇池流域29条入湖河流2009年7~8月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调查,并在2008年9月~2009年8月进行逐月17项水环境指标监测,目的是阐明滇池流域入湖河流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识别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主要水环境因子,比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与水环境质量评价空间分布格局的特点.滇池流域入湖河流丰水期共检出大型底栖动物3门7科8属(其中环节动物门4科5属,软体动物门2科2属,节肢动物门1科1属),群落结构以环节动物门的水丝蚓属(耐污生物)为优势属;TN、 NH+4-N、 TP和DO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主要水环境因子,分别为2.03~32.00、 0.34~26.66、 0.09~3.20、 0.10~6.80 mg/L;大型底栖动物群落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与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致,均为流域北部入湖河流(王家堆渠、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采莲河、金家河、盘龙江、大青河、海河、六甲宝象河、小清河、五甲宝象河、虾坝河、老宝象河、新宝象河和马料河)污染状况严重程度>流域南部入湖河流(淤泥河、老柴河、白鱼河、茨巷河、东大河、中河和古城河)>流域东部入湖河流(洛龙河、捞鱼河和南冲河). 相似文献
944.
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并分析了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通过工程实例,探讨如何运用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并对其存在的不足及评价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945.
李开复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0,(8):6-6
今天的广电行业面临很多新技术的挑战,互联网、阅读本、苹果的iPad、视频云计算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使传统广电行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变;事实上,若不是由于政策的原因,IPTV技术的出现,使得电信公司完全有能力运营一个全国的电视网络。 相似文献
946.
石油化工行业特征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青奥会期间,南京市采用苏玛罐采样和GC-MS分析的方法对2家石油化工企业部分典型工艺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主要组分为烷烃、苯系物、含氧有机物、卤代烃和烯烃;主要特征污染物包括异丁烷、正戊烷、正丁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醛、丙酮、二氯乙烷、三氯苯等.对石油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成分分析,为“十三五”开展的石油化工行业自行监测和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47.
948.
基于我国水泥行业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建立了水泥行业环境管理类型区划分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GIS分析方法和二维判断矩阵法对水泥行业环境管理类型区进行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态制约比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以及华南、西北、东北部分地区。我国SO2单指标超标区、PM10单指标超标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西南的贵州地区,以及西北、东北、华中部分地区。SO2和PM10双指标超标区主要包括内蒙古西部、中部的部分地区,以及山西、陕西、河南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制约较强区主要分布在贵州及其周边地区,另在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等有零星分布。目前国内未出现生态环境制约极强的区域。研究结果对于我国水泥行业的环境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9.
950.
Vertic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N and P in soil solution in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ATE) of Taihu Lak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lations among N, P, ORP (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 TOC, root system biomass and microorganism were studied. As a whole, significant declines in TN, NO3^--N, DON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and TP concentration in soil solution have occurred with increase of the depth, and reached their minima at 60 cm depth, except for NH4^+-N, which increased with dep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P increased gradually from spring to winter in the topsoil, the maximum 0.08 mg/L presented in the winter while the minimum 0.03 mg/L in spring. In the deeper layer, the concentration value of TP fluctuated little. As for the NO3^--N, its seasonal variation was significant at 20 cm depth, its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gradually from spring to autumn, and decreased markedly in winter. Vertic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DON is contrary to that of NO3^--N.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of N and P in the percolate between adjacent layer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The vertical variation ofTN, TP, NO3^--N, NH4^+-N and DON is significant, of which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NO3^--N along the depth reaches 100.23%, the highest; while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DON is 41.14%, the smallest.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rrelate significantly with TOC, ORP, root biomass and counts of nitrifying bacteria. Most nutrients altered much from 20 to 40 cm along the depth. However, DON changed more between 60 and 80 cm. Results show that soil of 0-60 cm depth is active rhizoplane, with strong capability to remove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ATE. It may suggest that there exists the optimum ecological efficiency in the depth of above 60 cm in reed wetland. This will be very significant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establish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