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512篇
废物处理   79篇
环保管理   591篇
综合类   1573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307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吕林 《沿海环境》2001,(11):16-16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较早,自然条件好而又具备区位优势的广东省、福建省等东部沿海省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其发展水平和战略要求,产业结构有了新的调整,早年投资东部地区的大批企业感到东部其政策和土地、劳力、成本等优势已日趋淡化,东部地区对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反而越来越高。为保证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些企业又把目光转向区位优势明显,土地、劳力、电力等费用低廉,投资环境较好的八桂大地。据自治区计委今年上半年的统计,去年以来,仅玉林、梧州、贺州、贵港四地市就接受粤港澳产业转移项目超过400项,项目投资总额近20亿元人…  相似文献   
72.
分析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贵州交通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贵州的自然特征具体分析了交通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3.
74.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构建西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进而计算评价体系内各指标的权重,并将其与无量纲的指标相对评价值相乘,得到各城市的综合评分,以此确定最终排名.研究结果揭示了西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低水平、低层次的特点.提出运用该指标体系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5.
俞虹  杨凯  邢璐 《环境保护》2007,(10B):38-41
自20世纪中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阶段性地实现了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经济目标。随着区域开发进展,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遏制西部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保护生态屏障,是当前西部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表明。我国西部水环境污染状况突出,尤其是工业废水排放造成水质型缺水,加剧了区域水资源短缺矛盾。[编者按]  相似文献   
76.
何发理 《环境保护》2006,(9B):45-47
陕西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北山和秦岭把陕西自然分成三大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生态又相对脆弱;中部是关中平原,经济相对发达,但历史形成的污染十分严重;南部是秦巴山地,经济发展滞后,环境容量较大,但生态敏感区域较多。同时,以秦岭为界,又分为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三大区域,两大水系,各有发展优势,又各有制约“瓶颈”。因此,陕西推进“历史性转变”中,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发展全局中考虑,既统筹规划,又分类指导,既突出重点,又全面推进,在环境保护中优化经济发展,着力构建生态陕西、和谐陕西。本刊刊发陕西省在推进“历史性转变”中的具体做法,供其他省市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7.
78.
长江中上游流域生态重建措施要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国斌 《环境保护》2001,(11):26-28
长江中上游地区由于人为因素及历史生态债务等原因,生态破坏极为严重,长江中上游的生态重建可以结合西部大开发进行,其措施要点是:做好生态环境规划;加强林业建设;开展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重建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在高海拔,干旱河谷和不适宜造林的地方发展畜牧业,发展农村替代能源及其他非木质产业等。就林业的社会定位问题、林水关系,生态补偿、保护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79.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评价分类,指出坚持环境影响评价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并用实例说明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及过程。  相似文献   
80.
张仁彪 《福建环境》2003,20(1):54-55
在调查分析闽西环保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闽西环保产业发展的良好机会,提出环保产业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