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318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515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交通噪声传播衰减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许家和 《环境》2002,(12):27-27
人体的健美,不论是男是女,都必须拥有匀称的身材、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体力。此外,男性的健美,还突出阳刚之美,有人雅称为“方”之美。外表展示出身材高大,脸庞方型,肩膀宽平,胸脯厚实,肌肉发达,以及宽额、浓眉、锐眼、有棱有角的高鼻梁、宽嘴和下巴、黑里透红的皮肤等;气质散发出威武、坚强、稳重、机智之感。  相似文献   
3.
岷江上游崩塌滑坡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为长江—级支流,上游长330km,自1986年以来,发生崩塌滑坡200余处,体积约2.1亿m ̄3。作者研究了岷江上游崩塌滑坡的分布规律。采用统计指标法,将岷江上游分为三种不同的崩塌滑坡分布密度区:①UXS.高密度区;②MXS,中密度区;③LXS_3低密度区。  相似文献   
4.
人口流动规律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流动是人力资源配轩优化的根本创新路径,人口流动的一般规律是:如果流动人口为理性行为选择者,在社会制度安排许可的发展环境下,当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间形成比较收益差异,存在着流动收益大于流动成本的潜在和现实的各种获利机会时,就必定驱使人们由低收益领域向高必益领域流动,而且比较收益差异量与流动人口的流速、流量正相关,并必然导致产生收益率及人口分布走向平均化的趋势,社会发展也将获得最优化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果.其相关政策含义:一是人口流动是流动人口的理性选择;二是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由流动权利;三是利用比较利益差别促进人口流动;四是降低各种不必要的流动成本和流动风险;五是建构人口流动的有效率社会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南省商丘县观堂乡境内桐麦间作群落的定位观测,分析了间作地内泡桐树高、胸径和树冠的生长规律,探讨了不同走向,不同行距桐麦间作地内小麦产量变化的某些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在各种生境条件下统一规划乔,灌,作物多层结构的种群格局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根据研究区地下水样品测试结果,该文选定与Cr(Ⅵ)极强相关,且物理化学性质较稳定的钠离子作为研究地下水中Cr(Ⅵ)迁移规律的踪迹指标,并采用钠离子复合电极建立了踪迹指标现场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钠离子浓度在5~500 mg/L线性范围内的电极响应斜率为-61.09 mV/pNa(103%),方法检出限为0.69 mg/L,加标回收率为92.8%~103.4%,现场测试结果与实验室测试结果一致。该研究根据踪迹指标钠离子与污染物现场检测数据,构建了钠离子与Cr(Ⅵ)浓度比值的对数函数,并有效识别出主污染源、次级污染源、污染物迁移主路径、潜在污染区、潜在影响区及背景区,为铬渣类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及污染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的PM10和TSP数据的对比分析,找出PM10在TSP中所占比率(分担率)在采暖季和非采暖季的变化范围,从而使过去采集的TSP数据与PM10数据有一定的可比性,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可比。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仪征化纤厂热电厂现有污染源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周围地区二氧化硫分布规律、变化规律的调查及浓度的监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该厂二氧化硫对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结果表明,周围地区的二氧化硫浓度分布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影响街道空气中一氧化碳污染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监测及综合分析,找出乌鲁木齐市主要街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污染规律,为控制我市汽车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化学耗氧量COD是对水中存在的易氧化物质的一种量度。在水质管理,水资源保护规划、污染源治理中COD是主要的控制指标之一,本文结合苏南大运河水文特征、污染现状,对苏南大运河COD的污染规律及大运河主河道衰减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苏南大运河的水文特征 苏南大运河从镇江谏壁闸起,向南穿过常州、无锡、苏州三市及其所辖的12个县(市)。沿线工副业生产发达,小城镇密集。江苏境内谏壁致平望段全长190公里,沿运两侧共有支流377条,常年有行水能力的共210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