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318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515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电子元器件脱落为反应终点,研究了摩尔浓度分别为1.11、1.60、2.19、2.73、3.30、4.55 mol/L的硝酸浸提液中废印制电路板上Cu、Sn、Pb、Fe等金属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1)电子元器件脱落时间随硝酸浓度增大而缩短。(2)当硝酸摩尔浓度小于2.73 mol/L时,废印制电路板中Cu几乎不溶出。(3)废印制电路板中Sn和Pb总体随硝酸浓度增大溶出速率加快,反应初期溶出速率都较快,反应后期溶出速率变慢。(4)当硝酸摩尔浓度大于2.73 mol/L时,反应起始Fe迅速溶出达到一个较稳定的值,随着Sn和Pb的耗尽又一次迅速溶出,后一个迅速溶出规律与Cu一致。(5)在硝酸各浓度下,Sn、Pb溶出率一直高于80%且保持很好的一致性。Ni溶出率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大总体呈直线升高趋势,最终达到95%以上。当硝酸摩尔浓度小于3.30 mol/L时,Cu、Fe、Zn溶出率均为2%~3%;当硝酸摩尔浓度大于3.30 mol/L时,Cu、Fe、Zn溶出率最终分别约为50%、80%和93%。  相似文献   
992.
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研究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规律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2000年至2010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变迁的驱动因素,并通过运用熵值法揭示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变迁规律。结果表明:①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前者包括地形地貌因子和气候变化因子,后者包括人口与生活因子、农业技术进步因子、农户生产经营因子和工业生产因子;②除地形地貌因子由于数据可获得性及其缓慢演化特点未予分析外,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因子总体上对农村生态环境变迁影响较小;由于生活垃圾排放量增加人口与生活因子对农村生态环境变迁产生了负面影响;而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资物资的依赖性降低以及工业清洁生产的倡导,农业技术进步因子、农户生产经营因子和工业生产因子对农村生态环境变迁产生了较大的正面作用;③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2000年至2004年基本保持在相同水平,而尽管在2005年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由于存在滞后效应,直到2006年出现拐点。从2007年开始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开始显著提升,同时,随着两型社会建设配套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批准,两型社会建设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并且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呈持续上升趋势。可见,试点区两型社会建设成效已经显现,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力度,同时有效保持对农资污染和工业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3.
淀山湖底泥氮、磷释放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体中氮、磷含量是影响藻类生长的重要因子,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而底泥氮、磷释放是内源性氮、磷的重要组成.为了解城市浅水型湖泊中底泥氮、磷释放过程及其规律,根据淀山湖底泥状况,在湖的进水口2个采样点、湖中心1个采样点、湖的出水口1个采样点分别采集底泥,通过在室内模拟不同的温度、扰动、pH共3个环境因子,考察其对底泥...  相似文献   
994.
《江苏劳动保护》2008,(7):54-54
1、单位防雷电的六大办法 (1)单位应定期由有资质的专业防雷检测机构检测防雷设施,评估防雷设施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2)单位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减灾管理规章,落实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3)建设单位在防雷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时,应根据地质、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的特点、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95.
地铁盾构施工泡沫剂改良土体控制渗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建设中地下水影响是环境损伤事故最重要的诱因,分析了近年地铁施工及渗害诱发地层沉降、建筑坍塌的典型工程事故.鉴于泡沫剂改良渣土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维护开挖面稳定及控制地层渗害的极端重要性,研制了一种新型泡沫剂发泡装置,进行了泡沫剂改良地层的系列实验研究,获得了泡沫剂对粘性土和砂土的渗透性影响、流动性影响的实验规律,可为盾构施工中开挖面稳定性与渗害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采取规范与实证结合、归纳与演绎结合以及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煤矿事故规律进行了概述。结合煤矿事故总体情况、部分大型煤矿事故规律、事故种类等,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三违”现象产生的原因,对减少煤矿事故“三违”行为途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7.
中国的地震灾情及其区域分异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1949年以来的中国大陆地震及地震灾情数据为主要资料,在地震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中国地震灾情的特点,总结得出了中国大陆地震灾情东强西弱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增大的时间分布规律。由此,运用区域灾害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中国地震灾害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98.
对采自云南某冰川侵蚀区域的8个岩石样品,10个土壤剖面样品(100cm),75个点位的土壤表层样品,66个农作物样品,利用酸溶法和ICP-MS测定土壤中Cu,Zn,Ni,Pb,Cr,Cd,As和Hg的含量.结果表明:调查区域玄武岩中的铬、镍和铜含量明显高于灰岩,调查区域范围内土壤超过风险筛选值的因子为铬、镍、砷、铜、镉...  相似文献   
999.
以深圳市前海湾车辆段和横岗车辆段试车线为例,对其试车过程中的噪声影响源强及传播情况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试车线车辆行驶速度约为36 km/h,噪声源强LeqA约为73 d B左右,试车中噪声最大值约为83 d B;试车线内噪声源的传播并不完全遵循一般的线性递减规律,在距声源30 m范围内,距声源越近,衰减量越小,反之,主要是由于距离声源越远,受到墙体或立柱等阻挡引起的附加衰减就越大。  相似文献   
1000.
天津市区道路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实际地表径流水质实地监测和实验室分析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揭示了天津市区道路地表径流主要污染物的相关性及不同污染物随降雨历时动态变化规律,全年道路地表径流水质季节变化规律,全面剖析了天津市区降雨径流的污染特征,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合理化建议,为天津城市雨水污染控制提供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