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1篇
  免费   1107篇
  国内免费   1526篇
安全科学   2265篇
废物处理   80篇
环保管理   695篇
综合类   5649篇
基础理论   670篇
污染及防治   447篇
评价与监测   294篇
社会与环境   1013篇
灾害及防治   701篇
  2024年   260篇
  2023年   663篇
  2022年   697篇
  2021年   697篇
  2020年   495篇
  2019年   508篇
  2018年   378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451篇
  2015年   495篇
  2014年   789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597篇
  2011年   554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对GAM水环境预测模型提出了四点不同看法,与有关作者商榷,指出GM(1,1)模型与GAM模型二者并无优劣之差,精度亦相当。  相似文献   
82.
环境监测站在计量认证中应做的基本工作黄忻(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05005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七章规定,环境监测站属于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检验机构,必须通过计量认证,方能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公正数据的...  相似文献   
83.
84.
排污量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5.
灰色模型在确定关键污染因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灰色模型引入水环境质量评价中 ,通过对某个时间段内污染物原始监测数据的灰色处理 ,从动态演变中找出关键因子 ,客观地判定各污染因子所起的作用 ,并对各因子在下一个时间段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增加了评价的准确性。经过实例运用分析表明 ,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 ,简便易用  相似文献   
86.
灰色系统模型在总悬浮物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6-1994年东北某城市总悬浮物统计资料为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对总量浮物数值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87.
水体近年来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从研究灰色局势决策的原理出发,采用较为详实的监测资料,运用Fussy—Grey模型对东湖水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8.
森林合理年伐量分析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合理年伐分析确定是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森林经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森林永续利用理论出发,以消长比度、成熟林采伐度、龄级结构改善度、流量均衡度、需要满足度5个指标建立了分析确定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森林合理年伐量分析确定的精确化方法,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9.
行业环境监测站承担着行业排污单位的例行监测和监督工作,只有提高分析质量和实验室管理水平,通过计量认证,规范分析方法,才能更好地为行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服务。  相似文献   
90.
水质数学模型是描述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的数学方程。水质模型的建立可以为河流中污染物排放与河水水质提供定量关系,从而为评价、预测和选择污染控制方案以及制订水质标准和排污规定提供依据。1水质模型的设计1.互设计依据1.1.1京杭运河徐州段水质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基本上届耗氧性质。因此,建立包括BODs、NH3-N、挥发酚和DO等水质组分的多元耦含氧平衡水质模型和COD模型,对水污染控制具有普遍的重要性。1.1.2大运河徐州段河宽一般小于10O米,水深小于5米。多年水质监测资料证实,各监测断面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