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466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75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土壤连续属性空间插值方法及其精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作为土壤变化的时空定量监测方法,土壤属性空间插值方法及其精度是计量土壤学和"数字土壤"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首先介绍了土壤属性空间插值的常用方法,包括克立格插值法(Kriging)、反距离权重法(IDW)、样条插值法(Spline)、贝叶斯最大熵(BME)、地理加权回归(GWR)以及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HASM);其次阐述了土壤属性空间插值精度验证的方法和指标;再次总结了能够提高土壤属性插值精度的6种途径,包括合理选择插值方法、准确设定插值方法参数、合理设计采样数目和密度、注意空间自相关程度和范围的影响、科学安排实验分析顺序以及结合辅助信息进行插值;最后从插值方法的选择、验证指标的选取以及辅助信息的结合三个方面指出了土壤属性空间插值方法及其精度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2.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因其成本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土壤生物修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0—2019年收录的有关土壤生物修复的25174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该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成为发文量最高的国家(3680篇),发文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占据发文量榜首,且被引次数最多。Chemosphere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期刊(963篇),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近几年发展最为迅速;土壤生物修复的最新研究热点集中在微生物群落、基因测序、代谢途径分析以及新材料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3.
研究高寒草地的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认识极端气候背景下的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选择羌塘高原高寒草地作为研究区,分析东西走向60个样点植物地上、地下部分的碳(C)、氮(N)含量与C:N的分布特征,及其各自的主要驱动因素. 结果表明:高寒草地植物地上部分C、N含量(38.22%、1.82%)均高于地下部分(31.11%、1.15%),但C:N(22.08)却小于地下部分(28.88),且地上部分C含量、C:N与地下部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 干燥指数与植物地上部分C含量(R^2 = 0.072,P 〈 0.05)以及C:N(R^2 = 0.15,P 〈 0.005)呈负相关关系,却与植物地下部分C:N(R^2 = 0.53,P 〈 0.001)呈正相关关系;此外,年均降水量(R^2 = 0.13,P 〈 0.005)与地上部分C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总生物量(R^2 = 0.13,P 〈 0.01)及植被总盖度(R^2 = 0.12, P 〈 0.01)与地下部分C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海拔与地上部分C:N亦呈正相关关系(R 2= 0.15,P 〈 0.005),而年均温却与地下部分C:N呈负相关关系(R^2 = 0.31,P 〈 0.001). 可见,水热条件是影响羌塘高原植物地上、地下C含量以及C:N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干燥指数可以作为较好的度量指标. (图7 表1 参46)  相似文献   
154.
155.
中国经济转型阶段建设用地增长极限计量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论文以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建设用地增长态势为研究起点,在把握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命题;通过构建边际模型,计量建设用地增长的极限时点,进而剖析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1978-200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具有周期性波动特征,两者波动周期基本一致;②中国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平均时点为2047年左右,不同省(市)建设用地增长极限特征不论时间纵向还是空间横向比较,都大致沿东南-西北线依次分级;③东部地区较早达到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其中上海、江苏和广东等11个省(市)早于全国平均时点,河北、四川和青海等其余19个省(市)晚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增长压力较大,中、西部地区增长压力相对较小。最后,论文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控制粗放利用,鼓励技术创新等加快逼近建设用地增长极限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6.
基于SCI发文的中国生态学研究态势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颖  孔红梅  刘天星 《生态环境》2010,19(2):447-452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基于《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近十年的检索结果,定量分析中国生态学领域发文的主题、时间、作者、机构、合作国家、被引频次、期刊分布等数据,系统分析中国生态学领域近十年的研究发展态势、研究热点、研究投入主体、国际合作和研究水平等趋势和特征。基于检索得到的3316篇SCI论文数据,研究认为:我国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研究的热点主要是分子标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分类学、物种、草原、荒漠化、模型、多态性等方面。研究主题的关联性随时间有增加的趋势。588个第一作者发文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高,大学近年的研究发展迅猛。生态学领域篇均作者人数是2.2人。国际合作的主要国家是美国。我国生态学研究的SCI发文篇均被引频次为6。第一作者机构为中国机构的论文被引用情况逊于外国机构。中国生态学领域研究最重要的发文期刊是ECOLOGICAL MODELLING和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57.
为了对我国公益林涵养水源的价值进行研究与管理,为森林生态补偿提供依据,运用成本替代法对各省市公益林水源涵养效益进行了核算,收集全国各省市的公益林面积、降雨量、蒸散量和地表径流量等数据,建立了各省市公益林水源涵养价值核算模型.结果表明,依据不同因子将各省市划分为4类,所建立的核算模型具有统计学和经济学意义.该研究为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8.
根据2006-2012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测算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对三大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结果显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省经济发展、三大产业有着良好的拉动作用,但相对于发达省份,其总体贡献率水平较低.提出安徽省今后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产学研联合等对策与措施,促进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实现安徽省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9.
准确有效的森林碳汇计量方法成为碳汇研究工作的关键.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特点,选取现实可行的计量方法,即以森林蓄积(树干材积)为计算基础,结合蓄积扩大系数计算树木(包括枝枒、树根)生物量,具体通过容积密度(干重系数)计算生物量干重,进而通过含碳率计算其固碳量.  相似文献   
160.
为理清应急资源研究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从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研究热点突现、关键词时序图谱5个方面,对1999—2021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 503篇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展现我国应急资源研究领域空间分布特征及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在我国应急资源研究领域,作者和机构分布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当前研究热点包括多目标优化、选址-分配、NSGA-Ⅱ、公平性。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共享经济模式在应急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是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