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466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75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31.
绿色创新作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是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采用网络DEA模型测度2003—2018年黄河流域79市(州、盟)绿色创新效率,进而运用核密度估计、重心—标准差椭圆分析效率的空间演化规律,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绿色创新效率水平较低,但表现为波动上升的时间趋势;(2)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呈现出“下游>上游>中游”的空间分异格局,效率重心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表现出南北方向相对稳定、东西方向集聚发展的趋势;(3)黄河流域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师资力量、外资利用和环境规制是影响绿色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32.
生物质气化是实现生物质分布式开发和能源化转化的有效途径,用途广泛灵活性强,助力清洁能源系统构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结合S型曲线及可视化工具,对2001-2020年Web of Science Core数据库中"Biomass gasification"主题的12034篇研究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气化主题研究论文以稳定的年增长率从2001年的58篇增加到2020年的1517篇;发文量的S型曲线表明:生物质气化技术在未来的15年仍有很大的创新及发展潜力;中国的累计论文发表数量最多(3201篇,占全球总发文量的26.60%),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而欧美国家的发文质量相对更高;关键词共现及演进路径分析表明,生物质气化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新型气化工艺的开发(耦合工艺、化学链气化)、对碳中和的潜在贡献及"能源、火用、经济、环境"综合效益评价成为新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33.
探明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C、N、P化学计量和土壤酶活性特征,是该区域生态恢复的重要决策依据. 2021年1月通过野外调查、土样采集及室内分析,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共32个样地表层土壤的C、N、P化学计量和酶活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①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C、N、P元素含量受气候、土壤和植被等环境因子影响,其含量均表现为上游>下游>中游的特征,而土壤C/N值(含量比)从上游向下游逐渐降低,土壤C/P值(含量比)和N/P值(含量比)均呈从上游向下游逐渐增加的趋势. ②土壤脲酶(Ure)、β-葡萄糖苷酶(BG)和酸性磷酸酶(AP)的酶活性受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气候以及土壤、植被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其活性均表现为上游>下游>中游的特征. ③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N、P含量和酶活性均表现为天然林>人工林>稀树灌草丛的特征. 研究显示: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土壤C、N、P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和土壤酶活性存在空间差异,可能与不同区段的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有关;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植被能增加土壤C、N、P元素含量,提高土壤Ure、BG和AP酶活性.   相似文献   
834.
《环境科学》2014,(3):1050
2013年9月27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公布了"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名单.《环境科学》连续12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是根据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定.该体系利用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他引总引比等多个  相似文献   
835.
《环境科学》2014,(3):1175
2013年9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公布了2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度《环境科学》多项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环境科学》综合评价总分77.8,排名第一,总被引频次6 489,影响因子1.156.  相似文献   
836.
《环境科学》2014,(4):1560
2013年9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公布了2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度《环境科学》多项引证指标位居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前列.  相似文献   
837.
正2012年12月,《中国环境科学》被评为"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依据《CAJ国际引证报告》,按2011年度中国学术期刊被SCI期刊、SSCI期刊引用的总被引频次排序并经40多位期刊界专家审议,遴选出的  相似文献   
838.
正《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2011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是根据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定的,包含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他引总引比等多个文献计量学指标.  相似文献   
839.
正2012年12月,《中国环境科学》被评为"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依据《CAJ国际引证报告》,按2011年度中国学术期刊被SCI期刊、SSCI期刊引用的总被引频次排序并经40多位期刊界专家审议,遴选出的TOP5%期刊.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科技类期刊共156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定量分析的角度  相似文献   
840.
《装备环境工程》2014,(6):21-21
<正>由重庆银河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为航天702所(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设计制造的WSZ7230综合环境试验箱,经国防科技工业第一计量测试研究中心检测、鉴定,符合GJB 150A,GB/T 2423等相关标准及双方技术文件条款要求,顺利通过双方的最终验收。该试验箱具备多变的容积组合,满足大、中、小不同试件的试验需求,同时该试验箱具备顶部吊装、前后或左右方向等灵活的试件装载方式,为不同客户、不同试件提供了试验的机会,也契合了航天702所面临的试件及试验条件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该产品的顺利交付,在为航天综合环境试验平台提供更多选择、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尽绵薄之力的同时,也凸显了重庆银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