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61篇 |
免费 | 168篇 |
国内免费 | 25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17篇 |
废物处理 | 136篇 |
环保管理 | 763篇 |
综合类 | 3327篇 |
基础理论 | 421篇 |
污染及防治 | 340篇 |
评价与监测 | 128篇 |
社会与环境 | 235篇 |
灾害及防治 | 3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132篇 |
2020年 | 91篇 |
2019年 | 91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135篇 |
2015年 | 198篇 |
2014年 | 683篇 |
2013年 | 304篇 |
2012年 | 374篇 |
2011年 | 374篇 |
2010年 | 250篇 |
2009年 | 232篇 |
2008年 | 695篇 |
2007年 | 595篇 |
2006年 | 448篇 |
2005年 | 415篇 |
2004年 | 288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264篇 |
2001年 | 142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针对环境决策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对环境决策技术评价的意义和现状,探讨了在环境决策中几种技术评价的方法,目前有关技术评价的方法与观点众多,总体上可归纳为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判法、费用效益分析法。这些分析法的应用能够促进环境决策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为环境投资效益分析和环境决策提供了科学、合理、高效的技术支撑。本文介绍了几种技术评价方法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912.
根据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物的优点。作者指出了利用生态塘系统处理污水的优势,介绍了其原理,并结合了部分常见应用、研究实例,分析了其处理效果、可靠性及经济性等。 相似文献
9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大范围的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进行分析.说明存在于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问题,寻找解决现状的实践策略,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914.
915.
环境影响评价自引入我国以来,经过40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套具有我国国情特点的成熟制度框架体系. 为探究过去40年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发展与演变特征,以1980—2020年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收录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Space文献分析工具,绘制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知识图谱,对比分析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力量、时空演变特征等信息,重点分析得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研究热点;结合聚类分析实证结果,从研究方向、指导理念、制度完善、技术体系四个方面总结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演变特征和重点领域发展趋势,并提出新时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展望与设想.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国际学术界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热度持续上升,我国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关注度正在下降,学术影响力不够、学科交叉研究不足,一定程度制约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纠错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为切实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能力,一方面需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对标国际先进技术,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与公共管理等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完善经济、技术政策环境评价顶层设计,加强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融合研究;另一方面,应推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走向国际学术界,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国际学术话语权,不断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17.
918.
919.
在环保监测中,为了使进口浊度在线自动监测仪使用的曲线系列与我国环保的规定相吻合,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TXPRO-T WP-302型在线自动浊度测定仪进行曲线标定及测定结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分光光度法测浊度的曲线系列对TXPRO-T WP-302型在线自动浊度仪进行曲线标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0.
以绍兴污水处理厂为例,研究区域性工业废水的水量、水质特征,并对区域性工业废水的集中治理技术中的典型规模、排放标准、运行管理等进行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