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0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34篇
安全科学   2441篇
废物处理   78篇
环保管理   733篇
综合类   3150篇
基础理论   279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574篇
社会与环境   92篇
灾害及防治   7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640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姜伟  黄卫 《环境科技》1999,12(4):33-34
以污水处理工程为例,阐明环境工程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概述设计原则以及每一设计步骤所需注意的问题,对验证、确保设计质量的后续工作过程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2.
改进密切值法在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值法(Osculating Method)作为一种多目标优选方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经过改进,将各级营养级别作为评价样本,参与到湖泊水环境样本的矩阵中,引入目标差值率对初始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程度加以确定.将改进后的密切值法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实用,保证了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科学性,能较好地反映湖泊水环境质量的优劣,并使其与各级营养级别的关系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13.
张松滨 《环境工程》1990,8(3):54-58
本文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共斜率灰色聚类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之中。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这是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就黑龙江省主要城市在同一时间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了评述,并与同期例行监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5.
大气污染物来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定量分析了石家庄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来源,并从行业排放分类,定量估算了石家庄市各行业年二氧化硫(SO2)排放负荷。计算出石家庄市区的尘污染主要来自地面尘和煤烟尘,并对市区12个行业的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作了排序。  相似文献   
116.
国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在国外有关旅游资源评价文献的基础上,从旅游资源的视觉质量评价、人类文化遗产价值评价和货币价值评价3个方面对国外旅游资源评价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为我国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加强质量保证工作,提高和保证环境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18.
2005年8月23~24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化司主办的危险化学品试点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座谈会在江苏镇江召开。会议由国家安监总局危化司副司长刘强主持,牛开建处长,江苏省安监局副局长陆贯一、山东省安监局副局长刘金鸿、镇江市有关领导及试点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9.
分析了2002年玉溪市各县区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污染特征 提出应采取措施,减轻SO2,对城市大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0.
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及资料调研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监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监管目标指标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农药化肥施用总量减小、粪肥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并不一定代表农业面源水污染负荷量的降低。(2)在监管的主要环节方面,可从节水控污和控肥两个关键点切入,并关注土壤流失带走的氮磷情况,重视水土保持工作。(3)在监管主体责任认定方面,农业面源水污染具有累积性和滞后性,已有研究成果检测出的滞后期从1~100年不等,这增大了辨识区域责任主体、厘清责任边界的难度。因此制定管理目标、评估考核办法时要慎重,水质变化也要区分历史责任。(4)在监测体系建设方面,现有针对点源管理和行政区断面考核为主的水质监测体系和监测规范,无法满足农业面源管理追溯区域责任主体、厘清责任的需要。(5)在管理方式方面,根据水污染物类型和空间传输规律,以流域为单元,识别关键源区,突出重点,针对源头和迁移过程关键影响因子,分区分类采取全过程系统配置治理措施,统筹实施生态治理与污染防治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本效益最优的路径选择。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要充分认识农业面源水污染治理的长期性。(2)应引入流域生态系统治理理念,综合分析水(降水、径流、壤中流等)、土壤、地形、植被、受纳水体的生态功能等多种要素对水质的相互影响,统筹生态治理与污染防治,统筹点源与面源治理。(3)建立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在空间规划、信息共享、政策协同、监测网络建设、治理技术标准与法规制定、资金分配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当前要按照流域汇水特点优化监测站点布局,修改已有监测技术规范,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全过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4)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作为监督者,主要负责识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流域、确定责任区域和厘清部门责任、开展有关规划协调与政策环境友好性评估、措施效果与规划执行考核评估等。(5)依托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成果,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监管的重点区域,选择试点示范区,针对源头和迁移过程关键影响因子,分区分类提出管控目标、评估考核标准、区域责任主体"溯源追踪"技术方法,为在全国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督指导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