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4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1021篇
安全科学   225篇
废物处理   172篇
环保管理   823篇
综合类   4337篇
基础理论   268篇
污染及防治   326篇
评价与监测   355篇
社会与环境   132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528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41.
可凝结颗粒物(CPM)是指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在采样位置处为气态、离开烟道后在环境状况下降温数秒内凝结为液态或固态的一类颗粒物。采取过滤-捕集-烘干称重的方式测定固定源的颗粒物浓度,无法对气态CPM进行有效捕集而逃脱监测,导致固定污染源排放清单不完善。为了减少固定污染源CPM的排放,并准确地评估固定污染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CPM测试方法、排放特征及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使得CPM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该文从CPM问题的由来、其测试方法问题及采样装置的改进等方面入手,总结多种固定污染源CPM的量级和成分谱,描述燃煤电厂CPM排放特征及转化机理,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42.
氮肥过量施加促进了稻田的氮排放,从而加剧了水体污染和温室效应,这已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植物根系和丛枝菌根真菌形成的共生结构(丛枝菌根),不仅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在控制稻田氮面源污染方面拥有巨大应用潜力。文章基于控制稻田氮排放的重大意义,指出了现有氮排放控制手段的效果和不足之处,围绕丛枝菌根的生理生态特性,总结了丛枝菌根在菜地、草地、农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氮减排功能,预测了丛枝菌根应用于稻田氮减排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探讨了丛枝菌根削减稻田氮排放的植物学、微生物学和土壤学机制,并提出了目前研究面临的瓶颈问题、难点和解决方案,最终为丛枝菌根控制稻田氮排放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43.
作为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底地下水排放(SGD)是营养盐等陆源物质进入海洋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利用天然放射性同位素223Ra、224Ra和228Ra对嵊泗岛高场湾SGD通量及及其所携带的营养盐通量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地下水中223Ra(16.7 ±2.9 dpm/100 L)、224Ra(479 ±18 dpm/100 L)、228Ra(97±4 dpm/100 L)的活度远高于近岸水体中223Ra(3.5 ±0.7 dpm/100 L)、224Ra(80 ±4 dpm/100 L)、228Ra(31±2 dpm/100 L)的活度。运用潮动力模型,基于223Ra和224Ra得到的SGD速率分别为7.6 cm/d和4.1 cm/d,而根据223Ra的离岸输送估算出SGD速率为22 cm/d。结合地下水端元营养盐的浓度计算得SGD携带的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溶解硅(DSi)的排泄通量分别为593,4.16和241 μmol/(m2·s)。  相似文献   
744.
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南京市江北地区工业密集,为评估工业排放对大气VOCs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年3月在工业区受体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信大)开展了为期近1个月的VOCs采样和测量.监测数据显示南信大站点大气VOCs浓度波动大,范围(体积分数)在10.3×10-9~200.5×10-9之间,烯烃、芳香烃和卤代烃等组分(例如:乙烯、丙烯、苯、苯乙烯、二氯甲烷等)存在明显的异常高值.利用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对VOCs进行来源解析,结果显示在观测期间与工业排放相关源的平均贡献为50.0%,其中石化源、化工源以及涂料和溶剂使用源的贡献分别为14.9%、19.3%和15.8%.在VOCs高污染时段,与工业排放相关源的占比高达74.9%.进一步结合风速和风向数据,确定了不同类型工业源的主导方位,追溯排放源的潜在位置.  相似文献   
745.
杭州市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及排放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0  
卢滨  黄成  卢清  杨强  井宝莉  夏阳  唐伟  顾泽平 《环境科学》2018,39(2):533-542
杭州市作为2016年国际峰会、2022年亚运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举办地,对VOC源排放清单的研究,尤其是工业源VOCs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管理部门和当地居民的重视.通过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首次对杭州市涉及VOCs排放的30多个行业的3 518家企业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杭州市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从区域排放、排放强度、空间分布等不同角度对杭州市工业源VOCs排放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杭州市工业源VOCs排放量为36 839.5 t;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品、纺织、橡胶和塑料制品行业是杭州市工业源VOCs排放量最大的五个行业;排放总量最大是萧山区,其次是富阳区和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工业源VOCs排放强度最高的区域为富阳区、建德市和临安市;工业源VOCs排放主要集中在萧山区、大江东、富阳区、余杭区等工业企业较为密集的区域.  相似文献   
746.
江苏省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及其对臭氧生成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思佳  刘倩  赵秋月 《环境科学》2018,39(2):592-599
基于江苏省工业、能源、环境等活动水平数据,结合排放因子法和源成分谱研究成果,建立了江苏省分市、分行业、分物种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估算了其对臭氧的生成贡献.结果显示,江苏省2015年VOCs人为源排放量为192.78万t,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源、有机溶剂使用源、生物质燃烧源、移动源、有机溶剂储运源排放质量分数分别为7.38%、27.93%、39.56%、3.55%、16.18%、5.39%.苏州、南京、徐州3市VOCs排放量居全省前三位,均超过20万t.56种臭氧前驱物所产生的臭氧生成潜势(OFP)总量为542.95万t,行业分布与VOCs排放总量的行业分布相似,机械设备制造、交通工具制造、建筑装饰等涂装行业对OFP的贡献比例是VOCs排放总量贡献比例的1.3~1.6倍,控制喷涂行业等量的VOCs会产生更大的OFP削减.对OFP贡献大的前10位物种分别是间/对-二甲苯、乙烯、丙烯、1,3-丁二烯、甲苯、邻-二甲苯、1-丁烯、乙苯、1,2,4-三甲基苯、对-乙基甲苯,对总OFP的贡献为75.63%.  相似文献   
747.
2018年间,采用气袋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采集并分析了江苏省某市汽车制造业VOCs排放成分组成及特点。结果表明:排放VOCs的主要物质为:乙醇、1-丁烯、丙酮、对间二甲苯、丙烯醛、1,2,4-三甲苯、乙苯、间-乙基甲苯、邻二甲苯、甲苯;此外还包括乙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等一些其他次要物质。排放的VOCs总体上以芳香烃、烷烃、醇类、烯烃为主,其次为酮类、酯类、醛类,而卤代烃含量最少。  相似文献   
748.
本文在总结印刷行业VOCs排放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对西安市相关印刷企业的调研结果,分析了印刷行业有机废气治理工艺的适用范围,以期为印刷企业有机废气治理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而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含有许多危害环境与生命健康的成分,并且成为了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当前,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在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占据了70%以上的比例,并且随着机动车的人均保有量越来越高,机动车尾气排放带来的危害也必将越来越严重,提高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与治理水平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及相关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究,希望能对改善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5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油泥渣焚烧系统由于设备老化,且随着当地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老系统已无法满足新法规的污染物排放要求。2016年通过对老系统全面排查分析,找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工艺温度、监测指标、设备改造、烟气净化系统等),制定对应的改造措施,并对改造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同类型的改造项目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