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328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双碱法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烟气脱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是一种新型的强化传质设备,适合于大流量的废气处理,本文选择NaOH-Ca(OH)2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再生液的PH0值,液气比及气体中的SO2初始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2.
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法模拟超塑性恒压充模胀形过程,给出了材料质点的流动轨迹和不同时刻的胀形件剖面形状,分析了模具几何形状参数对单元贴模次序、贴模部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3.
超细化煤粉低温燃烧的NOx、SO2生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实验室水平管式电炉上,在较低温升速率和低温燃烧(300℃-500℃)的条件下,分别对经过超细粉碎的合山高硫煤和晋城煤4种不同粒度煤样的燃料NOx、有机硫分的SO2和CO生成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以CO为主的还原性气氛在超细化煤粉燃烧过程中对固氮和固硫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4.
此文对超塑胀形唯象力学研究作了较全面系统的回顾,对各文献的研究作了相应的分类和逐一地评述,进而指出了超塑胀形唯象力学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5.
本文使用超重力技术,以Na_2SO_3+NaOH/K_2SO_3+KOH为吸收剂,进行高浓度SO_2模拟烟气的脱硫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剂pH值、超重力机转速及实验液气比对于SO_2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重力环境下SO_2脱除率随吸收剂pH值、超重力转速以及液气比的增加而增大。当吸收剂pH值在7及以上时SO_2脱除率便可以达到99%以上,实现了SO_2的深度脱除,达到了出口气中SO_2超低排放的理想目标,是烟气脱硫的理想选择。同时对比表明,相同条件下以K_2SO_3+KOH为吸收剂,对于烟气中SO_2的脱除效果要优于以Na_2SO_3+NaOH为吸收剂。  相似文献   
166.
建立了番茄果实和土壤中氟吡菌胺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用乙腈水溶液提取样品中的氟毗菌胺,以C_(18)柱为分析柱、乙腈-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电喷雾正离子源、外标法定量。氟吡菌胺在0.05~1.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6964.10x-143.28,决定系数为0.996 8。向对照番茄果实、对照土壤中分别添加氟吡菌胺标样,使其添加量分别为0.10 mg/kg、0.40 mg/kg和2.00 mg/k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43%~103.32%和92.75%~104.4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8%~4.9%和3.4%~4.4%。番茄果实和土壤中氟吡菌胺的定量限分别为1.0μg/kg和1.7μg/kg,检出限分别为0.3μg/kg和0.5μg/kg。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提高舰载机结构疲劳关键部位的主体材料超高强度钢的耐蚀性能。方法基于实测的环境数据编制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针对喷丸和未喷丸超高强度钢试验件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加速腐蚀试验,从宏观/微观形貌、质量损失、腐蚀速率和表面粗糙度等方面表征腐蚀行为,分析讨论喷丸强化对超高强度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超高强度钢腐蚀初期为局部点蚀,然后转变为全面均匀腐蚀。喷丸强化延缓了腐蚀形态转变的时机,喷丸试验件腐蚀速率约为未喷丸试验件的75%,加速腐蚀当量为3 a,未喷丸和喷丸试验件表面平均粗糙度分别为5.67mm和4.16mm,前者为后者的1.36倍。结论通过质量损失率、腐蚀速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对比分析知,喷丸强化明显提高了超高强度钢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8.
杨仲山  魏晓雪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1):4384-4392
将“一带一路1”国内重点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从“一带”和“一路”角度分析重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遵循测算、分解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路径,考虑水体和大气污染两方面的三种非期望产出,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重点地区2005-2015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以Malmquist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通过Tobit模型对10种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2005-2015年,“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未见进步.以经济带划分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差异,“一路”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总体次之,“一带”地区最低,分别稳定在0.96,0.82和0.76的水平;大部分重点地区的Malmquist指数大于1,显示生产效率进步,可能存在“回弹效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和能源价格可以促进重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研究开发、政府干预、生产要素比没有带来正面影响,工业污染显示显著负影响.最终.  相似文献   
169.
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不断恶化,如雾霾等恶劣天气状况频频出现,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居住环境健康安全。而火力发电厂由于大量的使用煤炭成为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因而环保部门对其烟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近几年颁布的"超洁净排放"标准,这对传统火电厂提出了烟气排放系统"超洁净"改造升级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现普遍采用的湿法脱硫系统的烟气治理现状以及实现"超洁净排放"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70.
以马来酸酐为原料、首次应用固体超强酸SO_4~(2-)/M_xO_y为催化剂"一锅法"催化合成聚环氧琥珀酸(PESA)。采用FTIR、GPC对产物结构和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利用SEM、XRD考察了产物对Ca CO_3沉渣形貌和物相,并探讨了其阻垢机理。结果表明:8种固体超强酸SO_4~(2-)/M_xO_y中SO_4~(2-)/Ti O_2-Si O_2催化活性最好,阻垢效率高达98.87%;FTIR分析证实了产物分子结构具有羟基、羧基、C-O-C基团,聚合物为PESA;GPC分析该PESA的数均和重均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 471和1 609;SEM和XRD分析表明该PESA能有效地损伤和变形Ca CO_3沉渣的晶体习性和结构,表现了明显的晶格畸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