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328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91.
为了科学评价超大城市公共安全风险,从人口状况、能力指标和脆弱性指标着手,建立超大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基于上海市2007—2016年的部分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海市公共安全风险17个指标进行测度,找出影响公共安全水平的重要因子。同时,基于统计数据分析了公共安全事件风险源和5个潜在风险点,并提出防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近10 a来,上海公共安全状况存在明显改善,且地区经济与人口因子、公共城建与生态能力因子是影响上海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最主要的2个因素;汽车交通事故、电气原因造成的火灾事故、盗窃、殴打他人是扰乱城市公共安全最突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2.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与其他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因其具有环境友好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超富集植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特性的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远高于普通植物,具有高积累性和高耐受性的特点。超富集植物的修复存在修复周期过长、修复效率低和修复目标较为单一等局限性,因此施行一系列强化措施成为促进植物高效修复的有效途径。分析了当前重金属污染和修复技术特点,综述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研究现状和强化措施,并对此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3.
本文简要介绍超声降解水体中化学污染物的基本原理,从所研究物系和影响因素两方面较为详细地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介绍超声降解的两个发展方向,并指出该技术走向成熟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4.
本文介绍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超采区划分,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主要做法及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5.
超超临界锅炉SCR脱硝工艺及其调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介绍望亭电厂超超临界锅炉脱硝系统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其调试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脱硝系统国产化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6.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水库洪水资源化的一种重要策略,其核心是在合理权衡风险和效益这一对矛盾的基础上确定可行的水库超汛限水位调度方案。为实现相对较大效益的同时降低水库防洪风险,考虑利用流域降雨预报信息,采用预泄能力约束法,以不同的降雨预报量级为依据,提出分级超蓄的洪水资源化方法,并结合安康水库实例,求得其基于 24 h 小雨和无雨预报的分级超蓄上限分别为326 m和 328 m。通过风险分析得知:在不考虑降雨预报信息的情况下,水库超蓄上限不宜超过 327.5 m;而依据 24 h 降雨预报信息的水库超蓄风险小到可以忽略。最后,应用该超蓄方案对实际洪水进行调度,实现了在减少弃水量069亿m3的同时,增加发电收入约361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7.
城市交通实现紧凑式发展是必然趋势。土地要素作为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探究城市交通紧凑式发展如何影响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对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基于2005—2019年中国东部地区84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分别构建城市交通紧凑度和土地绿色利用效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城市交通紧凑度和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化规律,最后通过建立空间误差模型探究交通紧凑式发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并解析了不同交通因子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差异化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9年东部地区城市交通紧凑度整体不断提升,且区域差距呈逐渐缩小之势。(2)研究期内东部地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且利用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效率值由2005年的0.393提升到2018年的0.618;2019年受政府环境规制影响效率值又下降为0.398。(3)空间计量结果表明,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紧凑式发展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正向的显著性影响;且交通可达性因子的影响力最强,公交系统效率因子居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因子...  相似文献   
198.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直接接触法处理水中敌敌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超临界环境技术的概念,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直接接触法分别对样品溶液和实际工业放心不样品中的敌敌畏进行了处理与回收,样品水 敌敌畏的去除率达到100.0%。  相似文献   
199.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冶炼渣植被与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84,自引:0,他引:84  
对已废弃3000余年的湖北铜绿山古冶炼渣堆进行了植被和土壤调查。化学分析表明,冶炼渣的含Cu量极高,总量和有效态的Cu质量分数ω(Cu)分别为7789和538mg kg^-1。Cu的毒是影响铜绿山植物自然定居的限制因子。铜绿山现已形成了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良好植被,本次调查共记录有高等植物28种,隶属25属15科。优势种包括海洲香薷、蝇子草、鸭跖草、头花蓼、滨蒿、白茅和狗尾草等7种植物。植物分布与土壤中Cu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鸭跖草分布区土壤中的Cu含量最高,白茅分布区土壤中的Cu含量最低,而其它5种植物的分布区含Cu范围较广,平均在7000mg kg^-1左右。除白茅、狗尾草和滨蒿外,其它4种优势植物都有一定的Cu指示作用,尤其以这些植物的单优群落或者是它们的集合具有更高的指示价值。本文首次报道鸭跖草是Cu的超富集植物,Cu^2 在地上部分(DW)和根部(DW)的质量分数(ω)分别为1034和1224mg kg^-1。而早期报道Cu超富集植物的海洲香薷则证明不是Cu超富集植物。综合植物分布区土壤中的Cu含量和植物体的Cu含量,认为铜绿山海洲香薷、鸭跖草、蝇子草、头花蓼、滨蒿种群都是Cu耐性植物,可用于富Cu土壤如矿业废弃地的植被重建,而超富集植物鸭跖草可用于Cu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表4参22  相似文献   
200.
识别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生态效率空间差异,对制定或调整绿色发展的差别化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基于面板数据,测算了一体化区域生态效率;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借助GeoDA095i软件,揭示了一体化区域生态效率空间差异。结果表明: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生态效率均值由2006年的0.330跃升至2017年的0.914,整体呈攀升态势,年均增长9.71%,而同期GDP增速为12.30%;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生态效率均值分别为0.376、0.664、0.618和0.652,年均分别增长9.47%、9.73%、10.9%和8.71%;一体化区域全局自相关Moran’s I指数为-0.062 1,安徽省为生态效率低值异质区。研究结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呈欠协调状态,安徽省为一体化区域生态效率短板单元。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实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