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23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76篇
综合类   928篇
基础理论   122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88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551.
基于GIS技术的黔中地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黔中地区作为研究区,采用GIS与RS技术,选取地形、土地、植被、气候、水文与石漠化等自然因子,以250 m×250 m栅格为基本单元,在评价单因子人居适宜性的基础上,构建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探讨黔中地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黔中地区人居环境指数介于14.16~88.97之间,平均值为50.02,空间分布上从西北向北、东、南,从中山地貌区域向低中山、河谷、槽坝区域递增,地形起伏度是区域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限制因子;(2)整个黔中地区以一般适宜区为主,占黔中地区总面积的31.76%,其次是临界适宜区,占25.16%,然后是比较适宜区23.13%,不适宜区为10.19%,高度适宜区最少,仅占9.76%;(3)最适宜居住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形起伏度较小,植被覆盖度高,海拔高度适中,且降雨丰富、地表水资源丰富的中东部区域,不适宜区域分布在毕节市境内七星关区、大方县以及织金县等,平均海拔高度在1 700 m以上的区域,其余零星分布在研究区。 关键词: GIS;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黔中地区  相似文献   
552.
近断层地震动具有更大的水平地震和竖向地震作用,从而改变结构的p-Δ效应。首先,利用537组近断层地震动,统计分析了近断层地震动的反应谱特性和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峰值比,考察了近断层地震动的特性。其次,分别对近断层脉冲地震动、近断层非脉冲地震动和远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了p-Δ效应的影响规律。最后,同时输入竖向和水平向地震动,考虑竖向地震动对结构p-Δ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近断层地震动有较大的水平向和竖向反应谱值,在近断层区域,将竖向地震动作用简单的按照现行规范中的取水平地震作用的2/3进行考虑是偏于不安全的;加速度峰值一致的前提下,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大的响应,但p-Δ效应对结构的响应影响不明显,幅度大多未超过10%;由于地震动的随机性及复杂性,竖向地震动引起的惯性力不一定会增大结构的反应,也有可能会减小结构的反应。  相似文献   
553.
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和极点对称模态分解的针对分析非线性非平稳类型的近断层多脉冲地震动信号的联合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优势。利用Matlab平台编制了联合分析程序并针对台站实际地震记录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本征模态函数及瞬时频率,并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和小波分解方法分解结果对比。结果表明:(1)该方法不需要人工设定优筛分次数以及分析频率范围;(2)通过方差比率分布曲线能够自适应地确定最优筛分次数,并给出全局最优均值曲线;(3)通过直接积分法能够确定本征模态函数的瞬时频率,直接积分法和Hilbert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吻合,但直接积分方法在分析效率方面更突出;(4)实例地震动信号在得到的脉冲能量最强方向上的速度时程幅值较原记录的两个水平向速度幅值增大了50%;(5)该方法针对实例地震动在能量最强方向上抽取的脉冲分量峰值与原信号相差仅0.56%。  相似文献   
554.
肖劲松 《环境技术》2023,(3):54-57+73
对空调室外钣金喷涂采用普通聚酯和高交联聚酯两种粉末配方,分别在内场进行紫外光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和外场海南三亚进行自然暴晒试验,通过对比两种配方粉末试验样板在内外场试验后失光率、色差、粉化级别的变化,研究不同配方粉末的耐候性能以及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和三亚自然暴晒试验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高交联聚酯配方的粉末较普通聚酯粉末具备更优异的耐候性能,内场紫外光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与外场三亚自然暴晒试验在失光率、色差变化趋势上存在类似分布规律,通过拟合非线性回归方程建立量化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555.
基于自然潮差环境下的现场暴露试验,研究了混凝土氯离子峰值浓度的时变性以及影响因素。测试了7个暴露时间,5种不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5种水胶比均为0.50的不同掺合料混凝土共10组混凝土内的自由氯离子浓度,并采用三点拟合法得到较为准确的对流区深度及对应的氯离子峰值浓度;然后,分析了水灰比及掺合料对混凝土氯离子峰值浓度时变性的影响,建立了其时变模型,并研究了氯离子峰值浓度的稳定趋势;最后,分析了峰值浓度的时变性对预测混凝土氯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时间和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中氯离子峰值浓度的重要因素,且掺合料减缓了混凝土中峰值浓度的增加速度;相对较短时间的暴露试验得到的混凝土峰值浓度时变模型,可以预测较长暴露时间后混凝土中峰值浓度;峰值浓度有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其稳定时间受水灰比和掺合料影响,加入掺合料缩短了稳定时间;考虑峰值浓度时变性可更为准确地预测不同深度处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556.
目前针对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存在多方阻力,导致治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推进。因此,文章提出在流域自然流动性背景下进行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现状分析。通过分析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得出目前主要存在治理功能碎片化、治理途径分离化以及治理主体单一化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分析该阻力形成的原因,得出目前水污染治理无法得到有效推进主要是由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三方面主体在职责上落实不到位导致的,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政策性支持、污染源治理以及河道疏浚等内容,为水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57.
利用2017-2021年广昌县城区的近地层臭氧浓度和气象条件的连续监测资料,对臭氧浓度随时间和气象条件变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气象因子和综合条件对臭氧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5年广昌县城区的近地面O3-8h年评价的第90百分位数分别为100、96、143、118、96μg·m-3,浓度主要分布在30~80μg·m-3范围,总体水平较低,背景浓度逐年上升。O3-8h超标是本地少量污染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2)臭氧浓度月际变化呈双峰型,峰值上半年出现在5月份,下半年出现在9月份。多数季节之间浓度差异极显著。日变化呈单峰形,每日5-7时出现最低值,峰值大多数出现在15时左右;(3)O3-8h浓度与相对湿度极显著负相关(r=-0.652,α=0.01),与气温极显著正相关(r=0.368,α=0.01),与气压极显著负相关(r=-0.214,α=0.01),与风向显著相关(r=-0.441,α=0.01),与风速相关性不明显;(4)54%≤RH≤74%,18.1℃≤T≤30...  相似文献   
558.
唐代河南道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它们种类多,发生频繁,给这一区域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唐代河南道自然灾害频发,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因素方面,河南道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地势西高东低,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天然条件。在社会因素方面,唐中央政府过度砍伐森林,大面积开荒屯田,再加上人口快速增长和吏治腐败,又进一步破坏了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并加重了自然灾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559.
综合Landsat和国产高分2号遥感影像反演地表温度、划分地表覆被类型,通过划分100m×100m~1000m×1000m等多个网格单元,分析北京市五环内热环境影响因素的粒度效应;并基于最优粒度分析城市景观组分和构型特征与热环境特征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粒度增加,网格单元内平均地表温度和不透水地表(IS)、植被水体(...  相似文献   
560.
利用江苏数字地震台网近两年记录的 85个中、小地震数字资料 ,调整了计算参数 ,继续对我省及邻近地区的环境剪应力场作了追踪计算。得出我省及邻区、近海地区几个应力值相对较高的需要注意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